避讳的起源:老祖宗的“小心眼”
避讳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像老祖宗们的“小心眼”。你知道的,古代人特别讲究礼仪和规矩,连名字都不能随便叫。比如,皇帝的名字你敢随便喊吗?那可是要掉脑袋的!所以,为了保住小命,大家就开始避讳了。这避讳的起源啊,据说是因为古人觉得名字和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不能随便乱叫。这就好比你小时候,爸妈不让你随便喊“鬼”一样,怕招来不干净的东西。
避讳的形式之一:改字
避讳的第一种形式就是改字。这可不是改作业那么简单,而是要把文章、书信里涉及到忌讳的字给改掉。比如,汉武帝的名字叫刘彻,那“彻”字就不能用了。怎么办呢?聪明的古人就想了个办法,把“彻”字改成“通”字。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忌讳,又不影响表达意思。这就好比你在玩游戏时,遇到不喜欢的角色名字,就给它换个名字一样。不过啊,这改字可不像游戏里那么随意,得讲究个规矩和道理才行。
避讳的形式之二:缺笔
避讳的第二种形式是缺笔。这听起来有点像是在画画时偷懒少画几笔的意思。其实啊,缺笔就是在写字时故意少写一两个笔画。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里有个“世”字,那写文章时遇到这个字怎么办呢?古人就聪明了,他们把“世”字的最后一笔省略掉,写成“卅”的样子。这样一来,既避免了直接写出忌讳的字眼儿来冒犯皇帝老儿们的小心眼儿们;又显得自己很有文化、很懂规矩的样子!不过啊;这种缺笔法可不是谁都能用的;得有文化、有地位的人才能玩得转!就像你在朋友圈发照片时故意少P几处瑕疵一样;得有点技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