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的“心不在焉”
孟获,这位南蛮王,虽然在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成了家喻户晓的“被教育对象”,但他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你想想,一个能让诸葛亮费那么大劲儿的人,肯定有他的独特之处。不过,话说回来,孟获为啥在蜀国危难时刻不伸出援手呢?这事儿得从他的“心不在焉”说起。
首先,孟获的心思可能压根儿就没在蜀国上。他整天忙着和自己的部落打交道,研究怎么让自己的地盘更稳固,哪有闲工夫管蜀国的闲事儿?再说了,他和蜀国的关系,说得好听点是“合作”,说得直白点就是“被征服”。你想想,一个被征服的人,心里能有多大的热情去救征服者呢?
其次,孟获可能觉得蜀国的事儿太复杂了。蜀国内部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儿,他一个南蛮王哪搞得明白?与其掺和进去弄得自己一身麻烦,还不如老老实实在自己的地盘上待着呢。毕竟,南蛮那地方虽然条件艰苦点儿,但至少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
孟获的“自顾不暇”
再来说说孟获的“自顾不暇”。别看他在三国演义里好像挺风光的,但实际上他的日子也不好过。南蛮那地方可不是什么世外桃源,各种部落之间的争斗、资源的争夺、自然环境的恶劣……这些都让孟获忙得焦头烂额。他哪有精力去管蜀国的闲事儿?
而且,孟获还得时刻提防着其他势力的入侵。你想想,南蛮那地方虽然偏远点儿,但也不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万一其他势力看上了这块地盘怎么办?所以孟获得时刻保持警惕、加强防御、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些事儿就够他忙活的了。至于蜀国嘛……反正有诸葛亮在顶着呢!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孟获可能觉得自己和蜀国的关系还不够铁。虽然他和诸葛亮有过几次交手(或者说被教育)的经历吧……但那毕竟是过去的事儿了。现在蜀国遇到了麻烦……他凭啥要冒着风险去帮忙呢?万一帮了忙还落不到好怎么办?所以还是先顾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说吧!
孟获的“看破红尘”
最后说说孟获的“看破红尘”吧!经过诸葛亮的七擒七纵之后……孟获可能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权力斗争什么的都是浮云啊!与其整天想着怎么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还不如好好享受生活来得实在呢!所以当蜀国遇到麻烦的时候……他可能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嘛!自己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吧!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算孟获想帮忙也不一定能帮得上啊!毕竟南蛮那地方离蜀国十万八千里远呢……就算他想出兵也得考虑考虑时间和成本问题吧?再说了就算出兵了也不一定能打得过魏国或者吴国啊……所以还是别瞎折腾了吧!安安静静地做个美男子不好吗?(当然前提是他得是个美男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