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

兰舟泛月

诸葛亮的“卧龙”传说

话说这诸葛亮,人称“卧龙”,可不是因为他喜欢在床上打滚。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小时候就聪明得像条龙,但总是低调地“卧”在家里读书。他的脑袋瓜子比一般人转得快,什么天文地理、兵法策略,样样精通。不过,这位“卧龙”可不是那种喜欢显摆的人,他更喜欢在家里种菜、弹琴,过着悠哉游哉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刘备这个大耳朵的家伙找上门来,非要请他出山帮忙打天下。诸葛亮一开始还装作没听见,继续弹他的琴。可刘备这家伙不死心啊,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终于忍不住了:“好吧好吧,我跟你走还不行吗?”于是乎,这条“卧龙”终于从床上爬起来,开始了他传奇的军师生涯。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

草船借箭的“高科技”

说到诸葛亮的高光时刻,不得不提那场经典的“草船借箭”。当时曹操大军压境,刘备这边箭矢不足,眼看就要被曹操射成筛子了。这时候诸葛亮站了出来:“别慌别慌,我有办法!”于是他让人扎了几艘草船,船上插满了稻草人。到了晚上,他让士兵们敲锣打鼓地划着草船向曹营进发。曹操一看这阵势:“哎呀妈呀!这是要夜袭啊!赶紧放箭!”结果呢?箭如雨下射向了那些稻草人。等到天亮一看:哇塞!船上密密麻麻全是箭!诸葛亮这一招不仅解决了箭矢不足的问题,还顺便给曹操上了一堂生动的物理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嘛!曹操气得直跺脚:“这小子太狡猾了!下次我可得多长个心眼儿!”

空城计的“心理战”

再来说说那场惊心动魄的空城计吧。当时诸葛亮驻守在西城这个小地方,突然听说司马懿的大军杀过来了!这可怎么办呢?跑是来不及了啊!于是诸葛亮心生一计:干脆把城门大开吧!然后他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喝茶装淡定。司马懿带着大军杀到城下一看:哎呀妈呀!这城里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难道有埋伏?司马懿心里直犯嘀咕:这小子平时鬼点子多得很啊!这次肯定又在耍什么花招呢!于是他下令全军撤退——结果就这么被吓跑了!其实呢?城里根本就没有兵力部署啊!全靠诸葛亮的演技和司马懿的心理阴影面积救了大家一命。事后有人问诸葛亮:“你就不怕司马懿真的冲进来吗?”诸葛亮笑笑说:“怕啥呀?大不了我再给他表演一段《十面埋伏》呗!反正咱这心理战打得不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