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皇帝 宋孝宗是昏君还是明君

花间落影

宋孝宗的“孝”字可不是白叫的

宋孝宗赵昚,这名字听着就有点“昚”(shèn),不过咱们今天不聊他的名字,聊聊他的“孝”。这位皇帝可是名副其实的“孝子”,孝到什么程度呢?他爹宋高宗赵构活了八十多岁,搁现在也算是长寿了,但在古代那可是相当罕见。宋高宗晚年身体不太好,宋孝宗就天天陪在他身边,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简直比现在的“二十四孝”还孝顺。

宋孝宗皇帝 宋孝宗是昏君还是明君

不过呢,宋孝宗的孝顺可不是装出来的。他爹宋高宗当年可是个“逃跑皇帝”,南宋初年金兵南下的时候,赵构一路狂奔,从河南跑到浙江,最后在杭州安了家。宋孝宗从小跟着他爹东奔西跑,吃尽了苦头。所以他对父亲的感恩之情是发自内心的。等到他当了皇帝,更是把孝顺进行到底,连朝政大事都要先问问老爹的意见。

北伐梦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别看宋孝宗是个“孝顺儿子”,但他心里可有个大大的梦想——北伐!没错,就是要把被金国占领的北方领土给收回来。这个梦想在他心里埋了好多年,终于在他当上皇帝后开始付诸行动。可惜啊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宋孝宗一上台就积极备战,整顿军队,准备大干一场。他还重用了几个能打的将领,比如张浚、虞允文等人。看起来一切都很顺利对吧?但问题来了——南宋的军队早就不是当年岳飞带领的那支虎狼之师了。几十年和平日子过下来,士兵们早就没了斗志,将领们也多是纸上谈兵的主儿。结果呢?几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搞得宋孝宗灰头土脸的。

最搞笑的是有一次北伐前夕,朝廷里的大臣们还在争论要不要出兵的问题。有人主张打仗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有人则说现在时机不对;还有人干脆建议直接投降算了……这场景简直就像一群人在讨论要不要去健身房减肥一样——嘴上说得热闹非凡但就是没人动弹!最后还是宋孝宗拍板决定出兵——结果可想而知啦!

从热血青年到佛系皇帝:心态转变的背后

年轻时的宋孝宗可是个热血青年啊!一心想着收复失地、振兴大业;但随着一次次北伐失败和朝中大臣们的扯皮推诿;他的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从热血沸腾变得佛系起来啦!这转变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哦!而是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呢!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挺执着地继续搞北伐计划;但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搞得他自己都快没信心了!后来他就开始琢磨:既然打仗不行那就搞搞内政吧!于是他把精力放在了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上;还鼓励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啥的……总之就是想方设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呗!不得不说在这方面他还真干得不错呢!至少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再后来啊……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毕竟操心的事儿太多了嘛);再加上儿子们也不太争气(这里就不细说了哈);他就彻底佛系了——爱咋咋地吧!反正该做的我都做了;剩下的就看老天爷的意思啦!于是乎我们的宋孝宗就这样从一位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佛系老爷爷啦!虽然听起来有点心酸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嘛……人生嘛总会有起起落落滴……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不对?(此处应有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