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的“封”字,有点封不住了
话说三国时期,刘备手下有个叫刘封的,名字听起来挺霸气,但实际上他的“封”字有点封不住了。刘封是刘备的义子,按理说应该是个“亲儿子”待遇,但实际情况却有点尴尬。刘封这人吧,能力是有,但性格有点“直男癌”,说话做事不太会看脸色。尤其是在刘备面前,他有时候表现得太过自信,甚至有点不把刘备放在眼里。这让刘备心里有点不爽,毕竟谁也不想看到自己的义子比自己还牛气。
更让刘备头疼的是,刘封在军中也有点“独断专行”的意思。他仗着自己有点本事,经常不听指挥,搞得其他将领对他意见很大。刘备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处理这个“不听话的儿子”了。
诸葛亮:这孩子得管管了
这时候,诸葛亮出场了。作为刘备的军师兼“心理医生”,诸葛亮一眼就看出了刘封的问题。他知道刘封这人虽然有才,但性格太过张扬,如果不及时管教,以后可能会给刘备带来更大的麻烦。于是,诸葛亮开始在刘备耳边吹风:“主公啊,您看刘封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太‘自由’了?咱们得管管他啊!”
刘备一听这话,心里也觉得有道理。毕竟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不能让一个义子给毁了。于是,刘备决定给刘封来个“下马威”——让他去守一个小城池。这招看似是重用刘封,实际上是在削弱他的权力。刘封也不是傻子,一看这情况就知道自己被“边缘化”了。但他也没办法反抗,只能乖乖去守城池了。
最后的结局:诸葛亮出手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结束。刘封在守城池期间又惹出了一堆麻烦——他居然不听诸葛亮的调遣!这下可把诸葛亮气坏了:你小子连我的话都不听了?于是诸葛亮决定出手了——他直接向刘备建议:“主公啊,这孩子已经没救了!咱们得除掉他!”
刘备一听这话也有点犹豫:毕竟是自己的义子啊!但诸葛亮又加了一把火:“主公您想想啊!如果现在不除掉他以后可能会更麻烦!而且咱们现在正需要树立威信呢!除掉他正好可以杀鸡儆猴!”就这样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最终还是下定决心除掉了刘封.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不听指挥啦! 当然啦这只是个玩笑话. 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局势紧张需要稳定军心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当初刘封能稍微收敛一点也许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了吧?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所以各位小伙伴们在职场或者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哦! 不然很容易就会像刘封一样被"除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