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从“小刘”到“大刘”
刘墉,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可能不如他的儿子刘统勋响亮,但他的故事绝对值得一听。刘墉年轻时可是个“小刘”,虽然才华横溢,但总是被别人压一头。不过,这小子有个特点,就是特别能忍。不管是上司的刁难还是同事的排挤,他都能笑嘻嘻地应对。有人说他是个“笑面虎”,但他自己却说:“我只是觉得生活太苦,不如笑一笑。”
后来,刘墉终于熬出了头,成了朝廷里的大官。这时候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小刘”了,而是变成了“大刘”。他的幽默感依旧不减当年,经常在朝堂上讲些笑话,让严肃的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有一次,皇上问他:“刘爱卿,你为何总是笑嘻嘻的?”他回答:“回皇上,臣笑是因为看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皇上听了哈哈大笑,从此对他更加器重。
刘统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说到刘统勋,那就不得不提他老爸刘墉了。刘统勋从小就聪明过人,读书写字样样精通。他的老师都说:“这孩子将来必定大有作为。”果然,长大后的刘统勋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幽默感,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在朝堂上的表现比他老爸还要出色,经常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让大臣们刮目相看。
有一次,朝廷里讨论如何治理黄河的问题。大家都愁眉苦脸的,只有刘统勋笑嘻嘻地说:“各位大人何必如此烦恼?黄河再大也不过是条河嘛!咱们只要找到它的‘七寸’就行了。”大家一听都愣住了:“黄河还有‘七寸’?”他笑着解释道:“当然有啊!它的‘七寸’就是那些贪官污吏!只要把他们治住了,黄河自然就安分了。”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连皇上都忍不住夸他:“爱卿果然机智过人!”
父子俩的趣事一箩筐
要说这对父子的趣事啊,那可真是数不胜数!有一次,皇上举办了一场宴会,邀请了朝中大臣和他们的家属参加.宴会上,大家都在互相敬酒,气氛十分热闹.这时,皇上突然想起了什么,对身边的太监说:"去把刘墉和刘统勋叫来."太监赶紧跑去传旨.不一会儿,父子俩就来到了皇上面前.皇上笑着问:"你们父子俩今天怎么没来敬酒啊?"
还没等父亲开口,儿子就抢先说道:"回皇上,我们父子俩刚才正在讨论一个问题呢." 皇上一听来了兴趣:"哦?什么问题啊?" 儿子继续说道:"我们在讨论,是父亲先敬酒好呢,还是儿子先敬酒好呢?" 皇上一听哈哈大笑:"这个问题倒是有趣!那你们讨论出结果了吗?" 父亲这时才开口说道:"回皇上,我们讨论的结果是:还是儿子先敬酒好." 皇上一听更乐了:"为什么呢?" 父亲笑着解释道:"因为儿子年轻力壮,先敬酒的话可以多喝几杯嘛!" 皇上一听又是一阵大笑,"好!好!那就让儿子先敬酒吧!" 于是,宴会的气氛更加热烈了.
这样的趣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有一次,父子俩一起去钓鱼.结果钓了一整天也没钓到一条鱼.父亲就对儿子说:"看来今天运气不好啊!" 儿子却笑着说:"父亲别灰心嘛!说不定鱼儿都在水里开派对呢!" 父亲一听也笑了,"你这孩子真会说话!" 总之啊,这对父子不仅在朝堂上表现出色,在生活中也是一对活宝.他们的幽默和智慧不仅给身边的人带来了欢乐和启发,也为历史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关键词: 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