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倭寇那么多

青山碧水

明朝的海上“邻居”有点不安分

明朝那会儿,海上邻居可不太安分。倭寇,其实就是日本海盗,他们像海上的“快递小哥”,只不过送的不是包裹,而是抢劫。明朝时期,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国内乱成一锅粥,各路诸侯打得不可开交。有些武士、浪人没活干,就跑到海上当起了“职业海盗”。他们不仅抢明朝的商船,还顺手抢沿海的老百姓。明朝的官员们头疼得不行,心想:“这帮家伙怎么这么能折腾?”

为什么明朝倭寇那么多

其实,倭寇的兴起跟明朝的政策也有点关系。明朝实行了“海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不让老百姓随便出海做生意。这下可好,正规的商路被堵死了,但市场需求还在啊!于是,一些商人就偷偷摸摸地跟倭寇勾搭上了,用他们的船走私货物。倭寇呢,不仅赚了钱,还顺便抢点东西补贴家用。这样一来二去,倭寇的队伍越滚越大,简直成了海上的一股“恶势力”。

倭寇也有“本土化”的趋势

说到倭寇,大家可能以为全是日本人。其实不然,倭寇里头还有不少中国人呢!这些人有的是因为海禁政策断了生计的渔民和商人,有的是被逼无奈的沿海居民。他们觉得反正都是混日子,不如跟着倭寇一起干点“大事”。于是乎,倭寇队伍里不仅有日本人、朝鲜人、葡萄牙人(对!你没看错)、还有不少中国人。这些“多国部队”在海上横行霸道,搞得明朝官员们焦头烂额。

更有趣的是,这些倭寇还挺会玩“本土化”的。他们不仅学会了说中国话(虽然可能带着点口音)、穿中国衣服、甚至还学会了用中国的兵器和战术。这样一来二去,明朝的官兵们有时候都分不清谁是真倭寇谁是假倭寇了!有一次官兵抓了一群“倭寇”回去邀功请赏结果发现全是自己人这事儿传出去简直成了笑话!

明朝政府的应对措施也挺逗

面对这么一群不安分的海上邻居明朝政府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结果这些措施有时候比倭寇本身还逗!比如他们搞了个“以夷制夷”的政策就是找一些愿意合作的日本诸侯来帮忙打其他不听话的海盗听起来挺有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点搞笑因为那些合作的日本诸侯也不是什么善茬儿他们一边帮着打其他海盗一边自己也在偷偷摸摸地干坏事!

还有一次朝廷派了个大官去福建当总督专门负责剿灭倭寇这位大官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把沿海的老百姓全都搬到内陆去住美其名曰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安全结果老百姓搬走了以后海边就成了无人区这下可好原本还能靠老百姓提供情报和支援现在连个通风报信的人都没有了!官兵们在海边巡逻的时候经常被埋伏在暗处的倭寇打个措手不及简直成了活靶子!这位大官后来也因为这事被弹劾下台成了历史上的一个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