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革命:一场“不流血”的政变
光荣革命,听起来像是一场盛大的庆典,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1688年,英国人用一种非常“绅士”的方式,把国王詹姆斯二世赶下了台。这位老兄有点儿“不听话”,非要搞什么天主教复辟,这让英国的新教徒们非常不爽。于是,他们请来了荷兰的威廉三世和他的老婆玛丽二世,让他们来当英国的国王和王后。这场革命没有打打杀杀,没有血流成河,所以被称为“光荣革命”。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请了个外卖小哥来送餐?
议会至上:国王不再是“老板”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国王是绝对的权威,想干嘛就干嘛,简直就是“老板中的老板”。但革命后,议会成了老大。国王虽然还在位,但已经不再是那个说一不二的“老板”了。议会掌握了立法权和财政大权,国王再也不能随便征税、随便花钱了。这种制度叫做君主立宪制,听起来有点像现代公司的董事会制度——股东们(议会)说了算,CEO(国王)只是执行者。这样一来,英国的政治变得更加稳定和有序了。
权力分立:三权分家过日子
光荣革命不仅让议会成了老大,还引入了权力分立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把国家的权力分成三部分:立法、行政和司法。立法权归议会,行政权归国王(后来是首相)和内阁,司法权归法院。这三部分各自独立、互相制衡,谁也不能一家独大。这种制度设计非常聪明——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三兄弟分家过日子一样:老大管钱(立法)、老二管事(行政)、老三管规矩(司法)。这样一来,谁也不能欺负谁了!这种制度不仅让英国的政治更加透明和公正;也为后来的民主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