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戏的,古代的“娱乐圈”
在古代,唱戏的艺人,咱们现在叫“演员”,那时候可不叫这个。他们有个更接地气的名字——“优伶”。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优等生”和“伶俐”的结合体?但实际上,他们的地位可不像名字那么光鲜。古代的“娱乐圈”可不是现在的明星大腕儿,动不动就上热搜、代言广告。那时候的艺人,尤其是唱戏的,地位低得让人心疼。
首先,古代的社会结构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士农工商,层层分明。士大夫是社会的精英,农民是国家的根基,工匠和商人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也不高。至于唱戏的艺人,不好意思,连“工”都算不上,直接被归为“贱民”一类。你没听错,就是“贱民”!这可不是我瞎编的,古代的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艺人不仅自己地位低,连带着子孙后代也跟着受影响。你想考个功名?对不起,你祖上有人唱过戏,直接pass!
艺人的生活:苦中作乐
别看现在的演员拍戏辛苦,动不动就熬夜、吊威亚、背台词到崩溃。但跟古代的艺人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古代的艺人不仅要唱戏、跳舞、说相声(对,你没看错,相声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还得会点杂技、魔术啥的。总之就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且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舞台设备,灯光、音响全靠人工操作。一场戏下来,艺人们累得跟狗似的。
更惨的是,他们的收入也不稳定。虽然有时候能赚点小钱,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而且还得看人脸色行事。要是遇到个土豪观众心情不好,随手扔个臭鸡蛋都是轻的。要是遇到个暴脾气的主儿,直接上手打人也不是没可能。所以那时候的艺人出门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谁。
为什么地位低?历史原因大揭秘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唱戏的地位这么低呢?这事儿还得从历史说起。首先呢,古代的社会观念比较保守。士大夫们觉得读书才是正经事,唱歌跳舞什么的都是不务正业。尤其是儒家思想盛行的时期(对对对就是孔子那个时代)更是把艺人们贬得一文不值。在他们眼里啊唱歌跳舞的都是些不学无术的人根本不配和他们平起平坐!
其次呢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因素啦!你想想啊皇帝和大臣们整天忙着治理国家哪有功夫听你唱戏啊?再说了万一哪个艺人不小心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大事啊!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干脆就把艺人们的地位给压得低低的让他们不敢乱说话!这样一来既省心又安全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