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三舍的故事简短概括

江南烟雨

重耳的“退避三舍”初体验

话说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因为老爸晋献公听信谗言,被迫流亡他国。这位公子哥儿可不是一般的倒霉,简直是“老爸不疼,兄弟不爱”的典型代表。不过,重耳可不是那种只会哭鼻子的小可怜,他可是个有智慧、有胆识的大丈夫。

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三舍的故事简短概括

有一次,重耳流亡到楚国,楚成王对他非常客气,甚至有点儿“过分热情”。楚成王心想:“这小子将来要是回到晋国当上国君,那可不得了!”于是,楚成王决定好好招待重耳,顺便探探他的底。

一天,楚成王摆下盛宴,邀请重耳赴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楚成王突然问重耳:“公子啊,要是你将来回到晋国当上国君,你怎么报答我呢?”重耳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老狐狸是想套我话啊!”但他脸上不动声色,笑眯眯地回答:“大王您这么富有,我可没什么好东西报答您啊!”

楚成王不依不饶:“那你总得表示表示吧?”重耳眼珠一转,心想:“这老狐狸是想让我欠他个人情啊!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脱身。”于是,他笑着说:“要是将来晋楚两国交战,我一定‘退避三舍’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退避三舍”的真正含义

啥叫“退避三舍”呢?其实啊,古代一舍就是三十里地。三舍嘛,就是九十里地。重耳这话的意思是:“要是咱们打起来,我先让你九十里地!”听起来好像挺客气的吧?其实啊,这可是个高明的外交辞令!

你想啊,打仗的时候谁先退谁就吃亏。但重耳这么一说呢?既显得自己有风度、有气量;又暗含着一种自信——你让我九十里地又如何?我照样能追上你、打败你!这种话听起来既客气又霸气;既给了对方面子;又没让自己吃亏;简直是外交辞令中的经典案例!

而且啊;这话还有一个妙处——它给双方都留了台阶下。要是将来真打起来了;楚成王也不好意思再追究什么报答不报答的事儿了;毕竟人家已经让了你九十里地嘛!这样一来;重耳既摆脱了眼前的困境;又为将来的行动留了余地;真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啊!

“退避三舍”的实战应用

后来呢?还真让重耳说中了!他果然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而楚国呢?也果然和晋国发生了冲突——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晋文公真的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命令军队后撤九十里地来表示对楚国的尊重和礼让。

不过呢?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后撤哦!晋文公可是个军事天才;他这一撤可大有讲究——既迷惑了敌人;又为自己赢得了战略优势。你想啊;敌人一看你后撤了九十里地;肯定会以为你害怕了、胆怯了;于是就会放松警惕、轻敌冒进。而这时候呢?你再突然杀个回马枪——嘿嘿嘿……那效果可就不一样啦!果然不出所料;在城濮之战中晋军大败楚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退为进的战术案例之一啦!看来咱们的老祖宗们早就懂得什么叫战略性撤退啦……不过话说回来……这招儿现在好像也挺管用的哈……比如在谈判桌上……或者在职场竞争中……有时候适当的示弱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总之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看似吃亏的行为其实可能蕴含着巨大的智慧和策略哦……所以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妨试试看能不能也来个"以退为进"啥的……说不定会有惊喜等着你哦……哈哈哈……好了好了不扯远了咱们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总之呢这个"退避三舍"的故事真是充满了智慧和幽默感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啊……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下次有机会再给大家讲讲其他有趣的历史故事哈拜拜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