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的“作死”之路
说到姚启圣,这位仁兄可是清朝初年的一位“风云人物”。不过,他的“风云”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而是因为他那张嘴——简直比刀子还锋利!姚启圣是个读书人,脑子灵活,口才了得,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顺治帝刚登基那会儿,姚启圣还是个小小的官员,但他已经开始了他的“作死”之路。
有一次,顺治帝召集群臣议事,姚启圣大概是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不吐不快,于是就在朝堂上大放厥词。他不仅批评了当时的政策,还对顺治帝的某些决策提出了质疑。顺治帝当时年纪轻轻,哪受得了这种“指点江山”的架势?心里肯定在想:“你谁啊?敢这么跟我说话?”结果可想而知,姚启圣的仕途从此一落千丈。
顺治帝的“永不录用”宣言
姚启圣的“作死”并没有因为一次失败就停止。他似乎觉得自己是天生的谏臣,应该继续为朝廷“贡献智慧”。于是,他又在各种场合发表自己的“高见”。可惜的是,他的“高见”大多都是批评和质疑,而且语气还特别冲。顺治帝本来就年轻气盛,哪能容忍这种屡教不改的行为?
终于有一天,顺治帝忍无可忍了。在一次朝会上,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布:“姚启圣此人永不录用!”这句话一出,整个朝廷都炸锅了。大家都在议论:“这姚启圣到底干了啥?能让皇上这么生气?”其实原因很简单——姚启圣的嘴太欠了!顺治帝大概是觉得:“你这么能说会道,干脆回家自己玩儿去吧!别在我这儿添堵了!”
姚启圣的晚年生活
被顺治帝“永不录用”后,姚启圣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他是个读书人,但没了官职的他也没法靠笔杆子吃饭了。于是,他只能回到老家过起了隐居生活。不过,这位仁兄似乎并没有从自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他依旧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只不过这次的对象变成了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
据说有一次村里有人办喜事请他喝酒吃饭时他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评论起朝廷的政策来大家听得是又好气又好笑纷纷劝他说:"老兄啊你都已经不是官儿了你还是少说两句吧免得再惹麻烦上身!"但姚启圣哪里听得进去依旧我行我素继续他的"指点江山"直到最后大家都躲着他走生怕被他的"高见"给连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