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晚上的“更”是怎么回事?
古代的晚上可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随便看看手机、刷刷剧就能打发的。那时候没有电灯,天一黑,大家就得琢磨着怎么安排时间。于是,聪明的古人发明了“更”这个时间单位,用来划分晚上的时间段。你可能会问,“更”到底是啥?简单来说,就是古代人用来数晚上有几个小时的一种方法。一晚上被分成了五个“更”,每个“更”大约是两个小时左右。所以,如果你在古代晚上睡不着觉,数数“更”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每个“更”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任务
既然一晚上有五个“更”,那每个“更”自然也有自己的名字和任务。第一个“更”叫做“初更”,大约是从晚上七点到九点。这个时间段是大家吃完晚饭、洗漱完毕的时间,也是古人开始准备睡觉的时候。第二个“更”叫“二更”,从九点到十一点。这时候大部分人都已经进入了梦乡,只有少数夜猫子还在活动。第三个“更”是“三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半夜三更,从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个时间段是最安静的,连猫都不叫了!第四个“更”叫“四更”,从凌晨一点到三点。这时候天还没亮,但已经有一些勤劳的人开始起床干活了。最后一个“更”是“五更”,从三点到五点。这个时候天已经开始蒙蒙亮了,早起的人可以看到日出前的美丽景象。
古代人怎么知道现在是几更?
你可能好奇,古代没有钟表和手机提醒功能,他们是怎么知道现在是几更的呢?其实古人也有自己的办法!最常见的就是靠打鼓和敲梆子来报时。每个城市的城楼上都会有专门的打鼓人或敲梆子的人(我们姑且称他们为“报时官”)负责在每个整点敲响鼓声或梆子声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更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看星星和月亮的位置来判断时间——当然这需要一定的天文知识才行!不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直接的方法还是听声音——只要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鼓声或清脆的梆子声就知道该起床还是该睡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