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的“纸上谈兵”
话说战国时期,有个叫赵括的小伙子,他爹是鼎鼎大名的赵奢。赵奢可是个打仗的高手,可这赵括呢,从小就喜欢读书,对兵法那是滚瓜烂熟。你问他怎么打仗,他能给你讲得头头是道,什么孙子兵法、吴起兵法,他都能背得一字不差。可问题是,这小子从来没上过战场!
有一天,赵括的老爹赵奢就问他:“儿子啊,你这么懂兵法,那你说说看,要是让你带兵打仗,你会怎么打?”赵括一听就来劲了,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爹啊,我告诉你,打仗嘛,就是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你看那孙子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赵奢听得直摇头:“儿子啊,你这都是在纸上谈兵啊!真到了战场上,可不是光靠嘴皮子就能赢的。”
长平之战的大败
后来呢,秦国和赵国打起来了。这可是个大仗啊!赵王一看自己这边没啥靠谱的将军了(除了廉颇那个老顽固),就想起了赵括这个“兵法专家”。于是乎,赵王就把赵括派上了战场。这下可好,赵括终于有机会实践他的“纸上谈兵”了!
结果呢?长平之战一开打,秦军那边就派出了白起这个狠角色。白起可是个实战派啊!他一看赵括那副书呆子的样子就知道这家伙没啥实战经验。于是白起就设了个圈套等着赵括往里钻。果然不出所料啊!赵括一看秦军撤退了(其实是诱敌深入)就以为自己大获全胜了(因为他觉得这是孙子说的“避实击虚”嘛)。结果呢?他带着大军一头扎进了秦军的包围圈里去了!这下可好啦!四十万大军被人家包了饺子啦!最后只有几千人逃了出来……
成语的由来与教训
所以呢?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只会空谈理论、没有实际经验的人叫做“纸上谈兵”啦!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啦!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光说不练假把式啊!你要是真想干点啥大事儿(比如打仗、创业啥的)光靠嘴皮子可不行哦!你得有真本事才行呀!就像那个卖油翁说的:“无他唯手熟尔”嘛!所以呢?小伙伴们以后可别再做那个只会空谈理论的“纸上谈兵”啦!赶紧行动起来吧!不然等你老了回头一看:哎呀妈呀我这一辈子都在干嘛呀?!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