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赏罚大权”有点像过家家
刘禅啊,这位蜀汉的小皇帝,虽然年纪不大,但手握的“赏罚大权”可是相当有分量。不过,说实话,他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有时候真的让人觉得像是过家家。你看看他,有时候心情好,就随便赏赐几个小官儿;心情不好,就随便罚几个倒霉蛋。这哪行啊!诸葛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心想:“这孩子,得好好教教他怎么玩‘赏罚’这个游戏。”
于是乎,诸葛亮决定给刘禅上一课。他可不是那种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老师,而是用一种幽默、轻松的方式来引导刘禅。他告诉刘禅:“陛下啊,您这‘赏罚’可不能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随意。您得有个规矩,有个标准。不然的话,宫里那些官员们可就要乱套了。”
宫中府中的“赏罚”得有规矩
诸葛亮接着说:“您看啊,宫中府中的那些官员们,他们可不是小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您要是随便赏罚他们,那他们还怎么安心工作呢?比如说吧,有个官员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结果您心情不好就把他给罚了;另一个官员偷懒耍滑、不务正业,结果您心情好就把他给赏了。这样一来,谁还愿意好好干活呢?”
刘禅听了这话,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那丞相你说该怎么办呢?”诸葛亮笑了笑:“很简单啊!咱们得立个规矩。比如说吧,谁干得好就赏谁;谁干得不好就罚谁。这样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而且啊,这个规矩还得公开透明、一视同仁才行。不然的话,大家可就要说咱们偏心眼儿了。”
诸葛亮的“幽默教学法”
为了让刘禅更好地理解这个道理,诸葛亮还特意用了一些幽默的例子来解释:“陛下啊!您要是觉得立规矩太麻烦的话呢……那咱们就打个比方吧!比如说吧……您喜欢吃糖葫芦对不对?那咱们就把宫中府中的官员们比作糖葫芦上的一个个小果子……谁表现好呢……就像那个最甜最红的小果子……咱们就得先吃它对不对?谁表现不好呢……就像那个又酸又涩的小果子……咱们就得把它扔掉对不对?”
刘禅听了这话哈哈大笑起来:“丞相你这比喻太有意思了!我明白了!以后我一定按照规矩来办事儿!”诸葛亮也笑了:“这就对了嘛!陛下英明神武、聪慧过人……一定能把这个‘赏罚’游戏玩得更好!”就这样……在诸葛亮的耐心教导和幽默引导下……刘禅终于学会了如何正确地使用手中的“赏罚大权”……让宫中府中的官员们都心服口服、安心工作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