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图书馆梦想”
你知道吗?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他可不仅仅是个喜欢打仗的皇帝,他还有个“图书馆梦想”。这位皇帝从小就喜欢读书,据说他小时候就经常偷偷溜进皇宫的藏书阁,翻看各种古籍。长大后,他当了皇帝,自然就想把自己喜欢的书籍都收集起来,让更多人能读到。于是,他就想编纂一部超级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朱棣的想法很简单:把天下的好书都集中在一起,让大家都能读到。这想法听起来挺美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可不简单。你想啊,那时候可没有互联网,也没有快递小哥帮你送书。所有的书籍都要靠人力去收集、整理、抄写。朱棣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他不仅派人四处搜罗书籍,还召集了全国最厉害的学者来帮忙编纂。
编纂团队的“加班日常”
说到《永乐大典》的编纂团队,那可真是“加班狂魔”的代表。朱棣为了这部大典,召集了超过3000名学者和抄写员。这些人每天的工作就是读书、整理资料、抄写书籍。想象一下,3000多个人挤在一个大院子里,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毛笔和纸张,埋头苦干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的“996”公司?
不过,这些学者们可不是普通的“打工仔”。他们都是当时最顶尖的知识分子,有的擅长诗词歌赋,有的精通天文地理。朱棣为了让这些学者们安心工作,还特意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待遇:好吃好喝伺候着,还有专门的休息室和书房。可以说,这些学者们是古代版的“高级白领”了。
当然,编纂《永乐大典》可不是件轻松的事。这些学者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书籍和资料,有时候还要熬夜加班赶进度。据说有一次,一个学者因为连续工作了好几天没休息好晕倒了!不过好在朱棣对这些学者们非常关心爱护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他自己孩子也不少)所以大家虽然辛苦但也都干劲十足!
《永乐大典》的“传奇命运”
《永乐大典》编纂完成后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明朝初年的各种书籍资料共计22877卷!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啊!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电脑也没有复印机所有的内容都是靠人工手写完成的!可以说每一页纸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
不过可惜的是这部伟大的百科全书并没有流传下来完整的版本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残本而已!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很多:有的被战火烧毁了有的被偷走了还有的被当成废纸卖掉了……真是让人心疼啊!不过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能从这些残本中感受到《永乐大典》的伟大之处它不仅是一部百科全书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