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师的“标配”
说到古代的老师,那可真是“标配”齐全。首先,你得有一身长袍,最好是那种洗得发白、补丁叠补丁的,这样才能显得你学问高深、不拘小节。其次,手里得拿根戒尺,这可不是装饰品,是用来“教育”学生的利器。再者,你还得有个破旧的书箱,里面装满了竹简和木牍,虽然重得像块石头,但这是你身份的象征。最后,千万别忘了戴副眼镜——虽然那时候可能还没有眼镜,但你得装作近视眼的样子,眯着眼睛看字,这样才能显得你博学多才。
古代老师的课堂也是别具一格。学生们围坐在一块大石头旁,老师坐在中间,手里拿着竹简,摇头晃脑地念着《论语》或者《诗经》。要是哪个学生打瞌睡或者走神了,老师就会用戒尺轻轻敲一下他的脑袋,然后继续念书。有时候老师还会即兴赋诗一首,虽然可能不太押韵,但学生们都得鼓掌叫好。要是哪个学生敢不鼓掌或者笑出声来,那可就惨了——戒尺伺候!
古代老师的“特殊技能”
古代的老师除了会教书之外,还得掌握一些“特殊技能”。比如“望闻问切”四字诀:望就是看学生的表情和动作;闻就是听学生的回答和讨论;问就是提问学生;切就是用戒尺轻轻敲打学生的脑袋。这四字诀可是老师的必修课,掌握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
还有一项技能是“变脸术”。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变换表情:一会儿严肃得像块石头;一会儿又笑得像朵花;一会儿又怒气冲冲地瞪着学生;一会儿又温柔地安慰学生。这种变脸术不仅能让学生捉摸不透老师的情绪变化规律从而更加认真听讲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更加努力学习真是一举两得啊!
最后一项技能是“催眠术”。这项技能主要用于对付那些特别顽皮或者特别困的学生——老师会用一种特别低沉的声音念书或者讲故事让学生们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然后老师就可以安心地继续讲课了等到下课铃响的时候再把学生们叫醒这样既不影响教学进度又能让学生们得到充分的休息真是太棒了!
古代老师的“趣事轶闻”
古代的老师虽然严肃认真但也少不了一些趣事轶闻流传下来供后人茶余饭后消遣娱乐之用比如有一次一位老师正在课堂上讲解《论语》突然一只老鼠从墙角窜了出来吓得学生们四处逃散老师却镇定自若地说:“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你们连一只老鼠都怕还怎么成大器?”说完便拿起戒尺追着老鼠满教室跑最后终于把老鼠赶出了教室学生们看得目瞪口呆从此对这位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也不敢在课堂上捣乱了。
还有一次一位老师正在讲解《诗经》突然发现一个学生在下面偷偷吃东西便走过去问:“你在吃什么?”那个学生回答说:“我在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啊!”原来他把课本上的字当成了零食吃了下去把其他学生逗得哈哈大笑连老师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从此这个故事就在学校里传开了成为了一段佳话流传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呢!
最后一则趣事是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孟子》时突然发现一个学生在下面打瞌睡便走过去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你现在就是在接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考验啊!快醒醒吧!”那个学生被这番话惊醒了从此再也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了对这位老师的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