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的马谡怎么读 马谡的名字有哪些含义

皓月当空

马谡是谁?别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纸上谈兵”的大神

说到三国里的马谡,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纸上谈兵”这个词。没错,这位仁兄在历史上可是因为这个词出了大名。不过,你可能会问,马谡到底是谁啊?别急,咱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大神。

三国里的马谡怎么读 马谡的名字有哪些含义

马谡,字幼常,是蜀汉时期的一位将领。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家里兄弟五个,他排行老五。因为从小聪明好学,马谡在年轻的时候就以博学多才著称。诸葛亮对他非常器重,经常和他讨论军国大事。不过,别看马谡在书本上头头是道,到了实战中可就不那么灵光了。

街亭之战:马谡的“高光时刻”

说到马谡的“高光时刻”,那就不得不提街亭之战了。这场战役可以说是马谡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纸上谈兵”的最佳体现。

当时诸葛亮北伐曹魏,派马谡去守街亭这个战略要地。按理说,守城这种事情应该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吧?可咱们的马谡同学偏不!他觉得守城太没意思了,决定来个“出其不意”——把军队驻扎在山上!结果呢?魏军一看这情况,直接断了蜀军的粮道和水源。这下可好,蜀军一下子就陷入了被动局面。最后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撤军回蜀。

这一战下来,马谡不仅丢了街亭,还差点把诸葛亮的北伐大计给毁了。诸葛亮虽然平时对马谡很器重,但这次也忍无可忍了——直接把他斩首示众!可怜的马谡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后人怎么看马谡?从“天才少年”到“反面教材”

街亭之战后,马谡的名声算是彻底毁了。后人提起他的时候往往都会摇摇头:这孩子啊,就是太年轻、太冲动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单看他的才华和学识的话其实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在书本上是这样!只可惜啊只可惜……他没能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所以呢现在我们提到“纸上谈兵”这个词的时候总会想到两个人:一个是战国时期的赵括;另一个就是三国时期的马谡啦!他们俩可以说是古代军事史上最著名的两个“理论家”了——只不过一个是真的打过仗(虽然输了);另一个则连仗都没打明白就挂掉了……唉……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