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宝贝疙瘩”们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大概是觉得自己的儿子们太闲了,就给他们封了一堆王。这些王爷们,从北京到南京,从山东到四川,几乎每个省都有他们的身影。朱元璋的本意是让他们镇守四方,结果这些王爷们却成了地方上的“土皇帝”。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封地,还有自己的军队和税收,日子过得比皇帝还逍遥。
这些王爷们的生活,那叫一个奢侈。有的王爷喜欢收藏古董,家里堆满了各种宝贝;有的王爷喜欢美女,后宫佳丽三千都不够;还有的王爷喜欢打猎,天天带着一群狗和鹰出去撒欢。总之,他们的日子过得比现代的富二代还要滋润。
不过,这些王爷们也有烦恼。他们虽然有钱有权,但行动却受到限制。不能随便离开封地,不能随便结交大臣,甚至连娶老婆都要经过皇帝批准。所以,他们的生活虽然奢侈,但也充满了无奈和束缚。
朱棣的“削藩大计”
朱元璋的儿子们虽然逍遥自在,但他的孙子朱允炆却看不惯了。朱允炆觉得这些叔叔们权力太大,威胁到了自己的皇位。于是他决定削藩,把叔叔们的权力收回中央。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首先跳出来反对的是燕王朱棣。朱棣可不是省油的灯,他觉得自己是朱元璋的儿子中最有能力的那个,凭什么要被侄子削权?于是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了。这一仗打了四年多才结束(史称靖难之役)最终朱棣成功夺取皇位(即明成祖)而那些反对他的藩王们则纷纷被废为庶人或者流放边疆(比如宁王就被流放到南昌去了)总之这场削藩运动让很多藩王都吃了大亏!
不过话说回来朱棣虽然成功夺取皇位但他并没有完全废除藩王的制度而是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一方面保留部分亲王的爵位和封地让他们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另一方面则严格限制他们的权力比如不允许他们干涉地方政务、不允许他们拥有私人军队等等总之就是让这些亲王们有钱花但不能有权管事!这样一来既满足了亲王们的虚荣心又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稳固真是一举两得啊!
明朝末年的“悲剧收场”
到了明朝末年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藩王们可就没那么好过了!随着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满清的入侵很多藩王的封地都被战火吞噬了!比如福王朱常洵就被李自成的大军围困在洛阳城内最后城破身亡;而唐王朱聿键则在福建称帝抵抗清军但最终还是兵败被俘押解北京处死……总之那个时代对于明朝的藩王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他们要么死于战乱要么被俘虏要么逃亡海外……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就这样灰飞烟灭了!真是应了那句话:“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唉……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