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的纸上谈兵
诸葛亮用人,向来以智谋著称,但这次用马谡,却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马谡这哥们儿,平时在军帐里讲起兵法来头头是道,什么“兵者诡道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得诸葛亮都频频点头。可真到了战场上,这些理论知识就像是被风吹走的纸片,一碰就散。街亭之战,马谡硬是把山地当成了平原,结果被魏军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书到用时方恨少”,马谡估计是“书到用时方恨多”了。
诸葛亮的过度信任
诸葛亮对马谡的信任,可以说是到了一种近乎盲目的程度。他可能觉得,既然马谡在军事理论上这么有天赋,实战经验应该也不差吧?结果呢?马谡在街亭的表现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诸葛亮这次用人失误,有点像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总觉得自家孩子最聪明、最厉害,结果一到社会上就摔了个大跟头。诸葛亮可能忘了,战场可不是讲台,不是你讲得好就能打得好。
马谡的性格缺陷
除了理论和实战的脱节外,马谡的性格缺陷也是导致他失败的重要原因。这哥们儿有点自负过头了,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强。街亭之战前,王平多次劝他不要上山扎营,可他就是不听。结果呢?魏军一来就把水源给断了,蜀军顿时成了瓮中之鳖。这种自负的性格在和平时期可能还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到了战场上就成了致命伤。诸葛亮用人时可能没考虑到这一点——毕竟谁会想到一个平时看起来挺聪明的人会这么固执呢?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主上传并分享,旨在为网友提供学习与交流。如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联系我们: Admin@77vx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