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大意”有多大意?
哎呀,说到关羽大意失荆州,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这位红脸大汉,平日里威风凛凛,手持青龙偃月刀,谁见了不得喊一声“关二爷”?可偏偏在荆州这事儿上,他犯了“大意”的毛病。你说他大意吧,他还真不是那种粗心大意的人;你说他不大意吧,荆州就这么丢了。这事儿就像你考试前觉得自己复习得挺好,结果一上考场发现忘带准考证了——虽然你平时是个学霸,但这次就是栽了。
关羽的“大意”主要体现在他对东吴的轻视上。他觉得东吴那帮人都是软柿子,随便捏捏就完事了。可人家孙权也不是吃素的啊!孙权派吕蒙、陆逊这些人来偷袭荆州,关羽还沉浸在自己的英雄梦里,压根没当回事儿。结果呢?荆州丢了不说,自己还差点儿被抓去当俘虏。这就像你在游戏里觉得自己无敌了,结果被对手一个偷袭给秒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荆州的丢失是必然还是偶然?
其实吧,关羽失荆州这件事儿,说它是偶然吧,也不全是;说它是必然吧,也不尽然。你要说偶然呢,那是因为关羽确实有点儿轻敌了;你要说必然呢,那是因为蜀汉和东吴之间的矛盾早就埋下了伏笔。你看啊,刘备借荆州不还这事儿本来就让孙权心里不爽了,再加上关羽平时对东吴的态度也挺傲慢的——动不动就说人家是“江东鼠辈”——这不是明摆着给自己挖坑吗?
所以啊,荆州的丢失既是关羽个人的失误,也是蜀汉和东吴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这就好比你和朋友借了钱不还,还天天在他面前显摆自己多有钱——换谁谁不生气啊?最后朋友忍无可忍把你告上法庭了——这就是典型的“自作孽不可活”。
从关羽失荆州能学到什么?
读完《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故事后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人不能太得意忘形!你看关羽平时多牛啊——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这些事儿让他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可结果呢?就是因为太得意了才栽了个大跟头。这告诉我们啊:无论你多厉害、多成功,都不能掉以轻心——不然随时可能翻车!
另外啊,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审时度势!你看关羽在处理蜀汉和东吴关系的时候就不够聪明——明明知道两家有矛盾还不好好处理关系;明明知道孙权对自己有意见还不收敛点儿;明明知道吕蒙、陆逊这些人不简单还不提高警惕……这不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吗?所以啊:做人要懂得看形势、懂进退、知分寸——这样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