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烦恼
屈原,这位战国时期的楚国大才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政治斗争的时代。他不仅才华横溢,还特别有理想,总想着让楚国变得更强大。可是,他的理想和现实总是有点“八字不合”。你瞧,他提出了很多改革建议,想让楚国走上正轨,但那些当权的大佬们可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屈原的建议太“前卫”了,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于是,屈原就成了“眼中钉”。
有一天,屈原的心情特别糟糕。他走在江边,看着滚滚的江水,心里想着:“我这么有才华,怎么就没人理解我呢?”他越想越郁闷,觉得自己就像那江水里的鱼,明明游得挺好,却被渔网给困住了。于是,他决定去找个地方发泄一下情绪。
投江的决定
屈原走到江边的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他看着江水发呆,心里想着:“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就混得这么惨呢?”他越想越觉得人生无望,觉得自己就像那江水里的石头,明明坚硬无比,却被水流冲得东倒西歪。
突然,他灵机一动:“既然我这么倒霉,不如干脆跳进江里算了!反正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于是,他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尘,准备跳江。就在这时,一只小鸟飞过来,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屈原抬头一看,心想:“连小鸟都嘲笑我!”于是,他更加坚定了投江的决心。
后人的纪念
屈原投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楚国。人们听说这位大才子竟然选择了这样的结局,都觉得非常惋惜。为了纪念他,人们开始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有的地方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总之是花样百出!
后来这些活动就慢慢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不仅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当然也是个有点儿悲催的家伙);还通过各种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健康!比如赛龙舟可以锻炼身体;吃粽子可以补充营养;挂艾草可以驱邪避灾;喝雄黄酒嘛……这个可能有点儿争议哈!不过总的来说呢!端午节已经成了一个充满欢乐和祝福的节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