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最早的银行 南向通人民币定期存款

云中君

中国最早的银行:从钱庄到银行的华丽转身

说到中国最早的银行,那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的银行还不叫银行,叫“钱庄”。钱庄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土,但它可是古代金融界的“网红”。钱庄最早出现在唐朝,那时候的钱庄主要是帮人存钱、借钱,功能跟现在的银行差不多。不过那时候的钱庄可没有ATM机,取钱得亲自跑一趟,要是赶上刮风下雨,那可真是“钱途”坎坷啊!

中国历史最早的银行 南向通人民币定期存款

唐朝的钱庄主要集中在长安城,也就是现在的西安。长安城那时候可是国际大都市,各国商人云集,钱庄的业务自然也跟着红火起来。不过那时候的钱庄可不是谁都能开的,得有背景、有实力才行。就像现在的网红店一样,没点特色和资源,还真开不起来。

宋朝的钱引:古代的“支付宝”

到了宋朝,金融业又有了新花样——“钱引”。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像“牵引”什么的,其实它就是古代的“支付宝”。钱引是一种纸币的雏形,由政府发行,用来代替铜钱流通。宋朝的商业非常发达,铜钱的重量和携带不便成了个大问题,于是聪明的人们就想出了用纸币来代替铜钱的办法。

宋朝的钱引虽然看起来像纸币,但它的制作工艺可一点都不马虎。纸张是用上等的桑皮纸做的,上面还印有各种防伪标志和图案。那时候的人要是收到一张假钱引,那可真是比现在收到假钞还郁闷。不过好在宋朝的法律很严格,造假者一旦被抓到,后果可是相当严重哦!

明清时期的票号:古代的“跨国银行”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金融业又迎来了一个新高峰——票号。票号可以说是古代的“跨国银行”了。那时候的票号不仅在国内各地设有分号,还在国外设立了办事处。比如著名的山西票号“日升昌”就在日本、朝鲜等地设有分号。这些票号不仅办理存款、贷款业务,还提供汇兑服务。你要是从北京往上海寄一笔钱过去买房子啥的(当然那时候还没房地产这么一说)也不用担心路上被抢了——直接在票号办个汇兑就行了!

明清时期的票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家族经营模式特别流行——很多大票号都是由一个家族几代人共同经营下来的(就像现在的家族企业一样)而且这些家族之间还经常联姻啥的(感觉跟现在娱乐圈似的)所以有时候你去看一个票号的老板可能连他祖宗十八代都认识……不过这种家族经营模式也有弊端——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家族都可能跟着遭殃(就像现在某些企业因为某个高管出事导致整个公司股价暴跌一样)所以经营票号也是一门高风险的生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