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学生的“吃货”日常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带着一群学生周游列国,日子过得并不富裕。有一天,学生们饿得前胸贴后背,孔子却还在讲他的“仁义道德”。一个学生忍不住问:“老师,您老说‘仁者爱人’,那我们现在饿得连爱自己的力气都没了,怎么办?”孔子一听,笑了笑说:“你们这些小家伙,就知道吃!不过嘛,既然你们这么想吃,那咱们今天就讲讲‘食不厌精’的道理。”学生们一听有吃的希望,眼睛都亮了。孔子接着说:“但是呢,咱们得先找到吃的才行。”于是,大家一起出去找吃的。结果找了半天,只找到几个野果子。孔子拿起一个果子说:“看吧,这就是‘食不厌精’的精髓——连野果子都要吃得津津有味!”学生们哭笑不得,但也只好跟着老师一起啃野果子。
孟尝君的“奇葩”门客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的大富豪,家里养了一大群门客。这些门客各有各的本事,有的会打架,有的会算账,还有的会拍马屁。有一天,孟尝君家里来了个新门客,自称“无所不能”。孟尝君好奇地问:“那你到底会什么?”新门客神秘一笑:“我会‘飞檐走壁’!”孟尝君一听,觉得这人挺厉害的,就收下了他。可是过了几天,孟尝君发现这个门客整天在院子里爬树、跳墙头,根本没干正事。他忍不住问:“你不是说你会‘飞檐走壁’吗?怎么整天在这儿玩?”门客一脸无辜地说:“我是在练习啊!等我练好了,就能帮你偷东西了!”孟尝君一听差点晕倒:“我可是正经人家的公子啊!你这是要让我变成贼吗?”最后,这个门客被赶出了家门。不过后来听说他真的去当了贼头子——看来他还真没吹牛!
商鞅变法中的搞笑瞬间
商鞅是秦国的改革家,他搞了个著名的“变法运动”。有一次他颁布了一项新政策:谁要是能扛着一根木头从城东走到城西就给赏金十两。老百姓都觉得这事儿太简单了——不就是扛根木头嘛!于是大家纷纷报名参加。结果第一个扛木头的壮汉走到一半就累趴下了;第二个壮汉更惨——还没出城就摔了个狗啃泥;第三个壮汉倒是顺利走完了全程——可他扛的是根竹竿不是木头……商鞅看着这群搞笑的百姓哭笑不得地说:“你们这帮人啊!连根木头都扛不动还想着要赏金?算了算了……我还是回去改政策吧……”就这样商鞅的第一次变法以失败告终——不过后来他又想出了更多更厉害的政策让秦国变得强大起来(虽然最后他自己也被车裂了……)但这些搞笑的小故事倒是给严肃的历史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