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古代,传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你想想,那时候没有微信、没有邮件,甚至连个快递小哥都没有。要是你想给远方的亲人报个平安,或者给心上人写封情书,那可真是“难于上青天”啊!不过,古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发明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传信方式,让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
首先,最著名的莫过于“烽火传信”了。这可不是什么浪漫的事儿,而是用来传递军情的。一旦敌人来犯,守城的士兵就会点燃烽火台上的狼烟。这狼烟一冒,十里八乡的烽火台都会跟着点起来,消息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到了远方。虽然这种方式有点“狼来了”的感觉,但不得不说,它确实快!就是有点费狼烟。
鸿雁传书?不存在的
除了烽火传信,古人还喜欢用动物来传递消息。最常见的就是“驿马传信”了。驿站就像是古代的快递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信使骑着快马在驿站之间飞奔,把信件从一个驿站送到另一个驿站。这种方式虽然比走路快多了,但也有点“马不停蹄”的意思。有时候马儿跑累了还得换匹新的继续跑,真是苦了那些马儿啊!
还有一种比较浪漫的说法叫“鸿雁传书”。据说大雁每年都会南飞北归,古人就想着让大雁帮忙带封信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可惜的是,大雁可不是那么好使唤的。它们飞得高高的、远远的,根本不搭理你那封信。所以“鸿雁传书”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
鱼腹藏书?小心被鱼吃了
最后一种比较特别的传信方式是“鱼腹藏书”。这可不是真的把信塞进鱼肚子里哦!而是把信件藏在鱼形的木盒里或者用鱼皮包裹起来传递消息。这种方式听起来有点恶心吧?不过古人觉得这样挺隐蔽的,不容易被发现。当然啦如果你运气不好遇到一条饿极了的鱼说不定你的信就被它给消化掉了!
除了以上这些方式外古代还有很多其他的传信方法比如用风筝、孔明灯等等但不管用哪种方式都离不开一个字——慢!是的你没听错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想要快速传递消息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啊!不过话说回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有趣的传信方式才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便捷的通讯工具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