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同学 同学古代雅称

苍山如海

古代同学的“朋友圈”

你知道吗?古代的同学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只不过他们的朋友圈是用竹简写的,发一条动态得刻半天。那时候没有手机,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学问,顺便八卦一下谁谁谁又写了什么诗,谁谁谁又和谁谁谁吵架了。最有名的“朋友圈”大概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了,他们天天在一起讨论人生哲理,孔子还时不时点评一下弟子的表现,简直就像现在的老师在群里@你一样。不过古代的同学关系可比现在复杂多了,不仅要学文,还得学武,有时候还得帮老师打打杂。比如孟子就经常被孔子使唤去砍柴,真是苦不堪言。

古代同学 同学古代雅称

古代同学的“考试”

说到考试,古代的同学可比我们现在惨多了。我们顶多就是熬夜复习、刷题、背书,他们可是要背《四书五经》啊!而且考试还分科举和乡试,考不好就得回家种地。最惨的是那些考了一辈子都没考上的人,简直可以写一本《我与科举的那些年》了。不过古代也有一些“学霸”级别的同学,比如李白、杜甫这些人,他们不仅学问好,还会写诗作赋,简直是全才。但这些“学霸”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李白就因为太狂被皇帝赶出宫了,杜甫则是因为太穷只能到处流浪。看来古代的“学霸”也不好当啊!

古代同学的“毕业典礼”

古代的同学毕业可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穿个学士服、拍个照就完事了。他们的毕业典礼可隆重了!尤其是那些考上功名的同学,朝廷会给他们举办盛大的庆典,还会赐给他们官职和俸禄。不过也有一些同学毕业之后混得不太好,比如韩愈就因为得罪了权贵被贬到边疆去了。还有些同学干脆就不想当官了,比如陶渊明就选择了归隐山林种田去了。看来古代的同学毕业之后的选择也是五花八门啊!不过不管怎样,毕业之后的同学们还是会时不时聚一聚的,毕竟大家都是一起熬过夜、背过书的“战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