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过哪些读书方法

雨霖铃

古人读书,讲究“三上”

古人在读书这件事上,可真是讲究得不得了。他们发明了一个叫“三上”的读书方法,听起来像是在打游戏的三连击,实际上是指在三种特殊场合下读书:马上、枕上、厕上。你没听错,就是厕所!古人认为,这三个地方是最适合读书的,因为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想象一下,骑马的时候一手握缰绳,一手捧书;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还要翻几页;甚至在如厕时也不忘学习。这种精神,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话说回来,古人骑马时读书,万一马儿突然加速,书会不会飞出去?躺在床上读书,会不会越看越精神,结果失眠?至于厕上读书……嗯,还是别细想了。

古人谈过哪些读书方法

孔子教你“学而时习之”

孔子这位老先生可是个读书高手,他提出了一种叫做“学而时习之”的读书方法。听起来像是在说“学习要时不时复习一下”,其实意思差不多。孔子认为,学习新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反复复习、巩固。就像你吃了一顿大餐后,第二天还想再吃一次一样。不过孔子可没说复习的时候要像吃饭那样狼吞虎咽。他建议大家在复习时要慢慢来、细细品,就像品茶一样——虽然古人喝茶可能没我们现在这么讲究。总之呢,孔子的这个方法告诉我们: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得慢慢来、反复练。当然啦,如果你是个天才型选手,一学就会、一会就忘……那可能就得另当别论了。

朱熹的“循序渐进”法

朱熹这位老兄也是个读书达人,他提出了一种叫做“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听起来像是在说“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吧?没错!朱熹认为读书不能急功近利、贪多嚼不烂。他建议大家在学习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先读基础的书、再读难一点的书;先理解简单的内容、再挑战复杂的内容;先掌握基础知识、再深入研究高深理论……总之就是一步一步来、稳扎稳打。这个方法听起来挺靠谱的吧?不过呢……如果你是个急性子的人——比如看到一本好书就想一口气读完;或者你是个完美主义者——比如觉得不把每个字都读懂就不算读过这本书……那朱熹的这个方法可能就不太适合你了。毕竟嘛……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才是正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