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如戏,陶渊明不想演了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他觉得官场太假了。你想啊,陶渊明是个文艺青年,喜欢写诗、喝酒、赏菊,整天想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结果一进官场,发现天天要跟那些虚伪的官僚打交道,还要写一些自己都觉得恶心的公文。这哪是他的菜啊?
陶渊明在官场上混得也不算太差,至少当过县令、参军什么的。但他心里明白,这些职位都是虚的,真正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本心。可问题是,官场就像个大染缸,进去的人要么被染成黑色,要么就得装成黑色。陶渊明一看这架势,心想:“算了算了,我还是回去种田吧!”
田园生活才是真爱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真心喜欢田园生活。你别看他是个读书人,其实他对种地还挺有研究的。他写过《归园田居》五首诗,里面详细描述了自己怎么种豆、怎么锄草、怎么喝酒。虽然有时候也会抱怨“草盛豆苗稀”,但总体来说还是挺享受这种生活的。
而且田园生活还有一个好处:自由!在官场上你得看人脸色行事,动不动就要拍马屁、送礼什么的。但在农村里就不一样了,你想干啥就干啥。想喝酒就喝酒,想睡觉就睡觉;想写诗就写诗,想骂人就骂人(当然最好别骂邻居)。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对陶渊明来说简直是天堂!
理想主义者的自我救赎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陶渊明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心里有个美好的世界:没有贪污腐败、没有尔虞我诈;大家都是好人、互相帮助;社会和谐、天下太平。但现实呢?看看当时的东晋朝廷就知道了:内斗不断、外患频仍;官员贪污受贿、百姓民不聊生。这种情况下还当什么官啊?简直就是助纣为虐!
所以陶渊明选择归隐不是逃避现实——虽然看起来有点像——而是为了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宁愿在田间地头过苦日子(其实也没那么苦)也不愿意同流合污或者装模作样地混日子(虽然装模作样可能过得更好)。这种精神境界可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