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最后一战 甲午海战最后一战在哪

人约黄昏

战争的尾声

甲午战争,这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一场古代武侠片的大结局。不过,这可不是什么武侠小说,而是1894年的中日战争。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战,发生在1895年4月17日,地点是日本马关的春帆楼。那天,清政府的代表李鸿章和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坐在一张桌子两边,开始了他们的“谈判”。说是谈判,其实更像是一场单方面的“讨价还价”。李鸿章这边是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无奈,而伊藤博文则是满脸的得意和自信。这场谈判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马关条约》签订了,中国赔款割地,损失惨重。

甲午战争最后一战 甲午海战最后一战在哪

李鸿章的无奈

说到李鸿章,这位清朝的重臣在这场战争中可谓是“背锅侠”。他不是不想打仗,但当时的清朝真的是“内忧外患”一大堆。内部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外部又有列强虎视眈眈。李鸿章心里明白,这场仗打下去只会让国家更加衰弱。所以他在谈判桌上尽量争取少赔点钱、少割点地。但面对伊藤博文的咄咄逼人,他也是无可奈何。据说谈判结束后,李鸿章回到住处就病倒了,可见他内心的压力有多大。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战虽然是在谈判桌上进行的,但对李鸿章来说,无疑是一场心灵的煎熬。

《马关条约》的后果

《马关条约》一签下来,中国的老百姓可是吃了大亏。赔款两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这笔钱最后还不是老百姓来买单?更别说还要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了。台湾同胞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被殖民生活。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战虽然结束了军事冲突,但对中国人民来说却是另一场苦难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丧权辱国”的条约,一点儿也不夸张。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算是给后来的中国敲响了警钟——要想不被欺负,就得自己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