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从“脑后有反骨”到“反骨没长对地方”
诸葛亮看错的第一个人,非魏延莫属。这位仁兄,诸葛亮一见面就给他贴了个标签——“脑后有反骨”。这标签一贴,魏延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每次出征,魏延总是被安排在后方,美其名曰“保护粮草”,实际上就是怕他造反。可魏延呢?他心里苦啊!他不是不想造反,是没找到合适的机会。结果呢?诸葛亮一死,魏延的反骨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可惜时机不对,被马岱一刀砍了脑袋。看来,魏延的反骨不是没长对地方,是长错了时间。
马谡:从“纸上谈兵”到“纸上谈兵失败版”
再说说马谡,这位仁兄可是诸葛亮的得意门生。诸葛亮看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觉得他是块好料子。于是乎,街亭一战,诸葛亮把重任交给了马谡。结果呢?马谡硬是把一场实战打成了“纸上谈兵”的失败版。他自以为聪明绝顶,不听王平的劝告,非要上山扎营。结果被张郃围了个水泄不通,最后只能狼狈逃窜。诸葛亮气得直跺脚:“我怎么就看走了眼呢?”马谡啊马谡,你这才华要是用在写书上多好啊!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从“慧眼识珠”到“偶尔打盹”
其实吧,诸葛亮也不是神人一个。他虽然智谋过人、运筹帷幄,但在用人方面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你看他对魏延和马谡的态度就知道了——一个是防贼似的防着人家造反;一个是把人家当宝贝似的捧在手心。结果呢?一个反骨长错了时间;一个纸上谈兵失败得一塌糊涂。这说明啥?说明即使是智者如诸葛亮也有偶尔打盹的时候嘛!不过话说回来啊朋友们——咱们平时看人也得多留个心眼儿不是?别像诸葛亮那样偶尔打个盹儿就错过了真正的人才哦!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主上传并分享,旨在为网友提供学习与交流。如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联系我们: Admin@77vx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