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背锅”生涯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成了那个时代的“背锅侠”。你说他冤不冤?其实也不算太冤,毕竟他确实是大清国的顶梁柱之一,战败了总得有人负责。但问题是,这锅也太大了点,直接把李鸿章从顶梁柱变成了“顶锅柱”。战败的原因复杂得很,有制度问题、有军事问题、还有国际形势问题,但最后全扣在了李鸿章一个人头上。这就像你家厨房着火了,明明是电线老化、煤气泄漏、还有你爸抽烟三重因素导致的,结果全怪你妈没及时关火。李鸿章就这么成了那个“没及时关火”的人。
处罚来得快,去得也快
战败的消息一传回北京,朝廷立马就行动起来了。李鸿章被革职留任,听起来好像挺严重的,但其实也就是个“留校察看”的处分。为啥呢?因为大清国还得靠他去跟日本人谈判呢!你总不能让一个被开除的人去代表国家谈判吧?那多没面子!所以李鸿章虽然被处罚了,但依然得继续干活。这就像你上班迟到了被老板骂了一顿,结果骂完还得让你赶紧去开会一样。处罚是处罚了,但工作还得继续干。
李鸿章的“自救”之路
被处罚后的李鸿章也没闲着,开始了自己的“自救”之路。他先是积极准备谈判材料,试图在谈判桌上挽回一些颜面;接着又四处奔走,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最后还写了不少奏折,试图为自己辩解。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虽然没能完全洗清自己的责任,但也算是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些同情分。这就像你在公司犯了错被扣了奖金,然后拼命加班、讨好领导、写检讨书三管齐下,最后虽然没能拿回奖金,但至少保住了饭碗。李鸿章的“自救”之路虽然艰辛,但也算是为自己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声明:本站内容均由用户自主上传并分享,旨在为网友提供学习与交流。如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请联系我们: Admin@77vx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