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乐不思蜀”,到底是谁在乐?
说到“乐不思蜀”,大家肯定都知道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玩得太开心,连老家都忘了。而这个成语的主人公,就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末代皇帝——刘禅。刘禅这个人嘛,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也有人说他是个“知足常乐”的聪明人。但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是在被魏国俘虏后,过上了“乐不思蜀”的生活。
不过,问题来了,刘禅一个人乐不思蜀也就算了,怎么还拉上了别人呢?这个人是谁呢?别急,咱们慢慢聊。
司马昭的“心机”与刘禅的“天真”
话说刘禅被魏国俘虏后,魏国的实际掌权者司马昭对他还是挺“照顾”的。为了让刘禅安心待在魏国,司马昭特意安排了一场宴会,邀请刘禅参加。宴会上,司马昭故意让人演奏蜀地的音乐,想看看刘禅会不会因此思念故土。结果呢?刘禅不仅没表现出任何伤感,反而开心得不得了,还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也。”
这话一出,司马昭心里那个得意啊!心想:“这小子真是没心没肺啊!”于是乎,司马昭对刘禅的戒心也大大降低了。而刘禅呢?他倒是真的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整天吃喝玩乐,完全忘了自己曾经是个皇帝。
不过呢,这里头还有个小插曲。据说当时有个叫郤正的人(没错,就是那个在《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骂得狗血淋头的郤正)看不下去了,偷偷告诉刘禅:“下次司马昭再问你思不思蜀的时候,你就哭着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什么的。”结果呢?刘禅照做了!可他那演技实在太差了点儿——哭得一点都不像真的!把司马昭都给逗笑了:“这眼泪是郤正教你的吧?”刘禅一听这话居然还傻乎乎地点头承认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除了刘禅和郤正还有谁?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你不是说‘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刘禅和谁吗?怎么说了半天都是刘禅和郤正的事儿啊?那‘谁’到底是谁啊?”别急别急!咱们这就揭晓答案!其实这个“谁”就是——司马昭本人啦!没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刘禅在“乐不思蜀”但其实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司马昭啊!
你想啊!如果没有司马昭的精心安排和刻意纵容(或者说试探)哪来的什么“乐不思蜀”呢?所以说啊!这个成语虽然表面上说的是刘禅但实际上也反映了司马昭的心机和手段——通过让对手彻底放松警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最后也没啥大用处因为魏国后来还是被司马家篡位了哈哈哈)所以说啊!这个成语背后其实藏着一段挺有意思的历史故事呢!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