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一首诗 司马光最牛的一首诗

云烟缥缈

司马光,不只是砸缸的

说到司马光,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砸缸救人”的故事。没错,这哥们儿小时候确实挺机智的,一锤子下去,缸破了,水流了,小伙伴得救了。但你知道吗?司马光可不只是个会砸缸的“熊孩子”,他还是个诗人呢!虽然他的诗可能没有李白、杜甫那么出名,但人家也是正经八百的文化人。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司马光的诗,看看这位“砸缸侠”在诗词界的表现如何。

司马光一首诗 司马光最牛的一首诗

司马光的诗风比较朴实,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他的诗大多是写景抒情,偶尔也发发牢骚。比如他有一首《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这首诗写得挺有意思的,表面上看是写景,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志向——像葵花一样永远向着太阳(也就是皇帝)倾心。这种“表忠心”的诗在当时还是挺常见的,毕竟司马光是个官场老手嘛。

诗如其人,朴实无华

司马光的诗就像他的人一样,朴实无华。他没有李白那种豪放不羁的气魄,也没有杜甫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诗更多的是一种平淡中的真情流露。比如他有一首《闲居》:“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我已幽慵僮更懒,雨来春草一番多。”这首诗写的是他退休后的生活状态——门庭冷落、无人问津,连家里的仆人都懒得动弹了。虽然有点自嘲的味道,但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心态。

其实这种平淡的风格也挺好的,至少读起来不累人。不像有些诗人写的诗句太深奥了,读半天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司马光的诗虽然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句子,但胜在真实、自然。就像一个老朋友在跟你聊天一样,轻松愉快又不失深度。所以啊,别看司马光平时忙着砸缸、做官、编书(《资治通鉴》就是他主编的),人家写起诗来也是有一套的!

从砸缸到写诗:一个文化人的自我修养

最后咱们再来说说司马光这个人吧。大家都知道他是北宋时期的大臣、史学家、政治家(反正头衔一大堆),但其实他还是个文化人呢!除了写诗之外(虽然产量不多)他还喜欢读书、编书、收藏书籍……总之就是个典型的文人形象——文质彬彬、温文尔雅(除了小时候那次砸缸事件之外)。而且他还特别注重道德修养和家庭教育(这点从他教育儿子的《训俭示康》就能看出来)所以可以说是个德才兼备的好男人!

不过话说回来啊……虽然司马光在各方面都挺优秀的(尤其是历史学方面贡献巨大)但他最出名的还是那个“砸缸救人”的故事……这事儿真是让他火了几百年啊!以至于现在一提到司马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个勇敢机智的小男孩……而不是那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唉……看来有时候出名也不一定是好事啊……毕竟谁还记得那个曾经写出过优美诗句的文化人呢?不过没关系啦……至少我们知道了他不只是会砸缸而已嘛!哈哈哈!总之呢……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吧……下次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更多关于古代文化人的趣事哦!拜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