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谥号大比拼:谁的名字最响亮?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各路豪杰不仅在战场上拼得你死我活,连死后的谥号也要争个高低。谥号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给死人起个好听的名字,让后人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不过,这可不是随便起的,得根据你生前的表现来定。比如,你是个忠臣,那就给你个“忠”字;你是个猛将,那就给你个“武”字。总之,谥号就是你的“死后名片”。
曹操的谥号是“武王”,听起来就很霸气。不过,这可不是因为他武功高强,而是因为他打仗厉害。曹操一生南征北战,打下了魏国的基础,所以给他个“武”字也是实至名归。相比之下,刘备的谥号是“昭烈皇帝”,听起来就有点文绉绉的。其实,刘备也没少打仗,但他更注重仁义道德,所以给他个“昭烈”也是为了突出他的仁德。至于孙权嘛,他的谥号是“大皇帝”,听起来就很牛气冲天。不过,这也难怪,毕竟他是东吴的开国皇帝嘛。
三国谥号的奇葩之处:有些名字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三国时期的谥号虽然大多都很正经,但也有一些奇葩的存在。比如张飞的谥号是“桓侯”。桓这个字本来是用来形容树木茂盛的,但在这里却成了张飞的谥号。估计是因为张飞性格火爆、勇猛无敌吧!再比如关羽的谥号是“壮缪侯”。壮缪这两个字听起来倒是挺威风的,但仔细一琢磨就觉得有点怪怪的——壮缪?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因为关羽长得壮实、武艺高强?还是因为他死后被封为神?反正不管怎么说吧!关羽的这个谥号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还有赵云的谥号是“顺平侯”——顺平?这听起来怎么像是在说赵云脾气好、性格温和呢?其实不然!赵云可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啊!他不仅武艺高强、战功赫赫;而且为人正直、忠心耿耿;所以在死后被封为顺平侯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啦!不过话说回来啊!赵云的这个谥号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顺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因为他一生顺风顺水、平安无事吗?哈哈哈……反正不管怎么说吧!赵云的这个谥号也算是三国时期的一朵奇葩啦!
三国谥号的背后故事:每个名字都有一段传奇
别看这些谥号只是几个简单的汉字组合而成的东西而已;但其实每一个名字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呢!比如诸葛亮被追封为“忠武侯”——忠武这两个字不仅是对诸葛亮一生忠诚和武功的肯定;更是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最高褒奖啊!要知道啊!诸葛亮可是为了蜀汉的事业操劳了一辈子呢!最后还累死在了五丈原上……所以给他个忠武侯的称号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吧!
再比如司马懿被追封为“宣皇帝”——宣这个字本来是用来形容声音洪亮、传播广泛的;但在这里却成了司马懿的谥号……估计是因为司马懿一生都在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军事思想吧!而且他还成功地篡夺了曹魏政权……所以给他个宣皇帝的称号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吧!不过话说回来啊!司马懿的这个称号确实有点讽刺意味在里面——宣皇帝?这不就是在说他是个大骗子吗?哈哈哈……反正不管怎么说吧!司马懿的这个称号也算是三国时期的一个经典案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