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怎样取的兰亭 兰亭序怎么到唐太宗手里的

银汉迢迢

唐太宗的“兰亭”情结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大唐的开国皇帝,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他对书法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尤其是王羲之的《兰亭序》,那可是他心中的“白月光”。每次看到《兰亭序》的拓本,他都会激动得像个追星的小迷弟,恨不得立刻把这幅字据为己有。

唐太宗怎样取的兰亭 兰亭序怎么到唐太宗手里的

不过,唐太宗可不是那种只会眼巴巴看着的“键盘侠”。他决定亲自出马,用点“特殊手段”来搞定这幅字。于是,他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追字之旅”。

巧妙的“借字”计划

唐太宗知道,直接去抢肯定不行,毕竟他是皇帝,得注意形象。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借字。他派人去找王羲之的后人王方庆,说皇帝对王羲之的字非常仰慕,想借来看看。王方庆一听是皇帝要借字,哪敢不从?赶紧把家里的《兰亭序》拓本献了上去。

唐太宗拿到字后,心里那个美啊!但他可没打算还回去。他找了个借口说:“这字太珍贵了,我得好好研究研究,等我研究完了再还给你吧!”这一研究就是好几年,王方庆等得花儿都谢了也没等到字的归还。最后只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兰亭序》已经成了皇帝的私人收藏。

最后的“归宿”

唐太宗对《兰亭序》的喜爱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他不仅自己天天欣赏这幅字,还让宫里的书法家们临摹学习。据说他还曾经让虞世南、褚遂良等大书法家临摹《兰亭序》,想要让这幅字的魅力传遍天下。

可惜的是,唐太宗并没有亲眼看到《兰亭序》的真迹。在他去世后不久,《兰亭序》的真迹就神秘失踪了。有人说是因为战乱被毁了;也有人说是因为被埋在了地下;还有人说是因为被后人偷偷藏了起来……总之各种说法都有,但真相至今仍然是个谜。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兰亭序》已经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唐太宗对它的痴迷和追求也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