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的老师 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

雪舞轻纱

史可法的启蒙老师:老王头

史可法的启蒙老师,名叫老王头,是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别看他名字土气,教书可是有一套。老王头年轻时在城里混过几年,见过世面,回到村里就成了“文化人”。他教书不拘一格,常常用些乡间俚语来解释四书五经,搞得学生们哭笑不得。

史可法的老师 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

有一次,老王头讲到《论语》里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解释说:“你们看啊,三个人走在一起,总有一个是傻子,一个是不傻不聪明的,还有一个是聪明的。所以你们要向那个聪明的学习!”学生们听完哈哈大笑,虽然觉得不太对劲,但记住了这句话。老王头的教学方法就是这样,既幽默又接地气。

史可法的进阶老师:李秀才

史可法后来进了城里的学堂,遇到了他的进阶老师——李秀才。李秀才是个正经八百的读书人,整天捧着书本摇头晃脑地念叨着“子曰诗云”。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动不动就罚抄书、打手板。史可法刚开始很不适应这种高压学习环境,常常被罚得手心发红。

不过李秀才也有他的幽默之处。有一次考试前夜,学生们都在熬夜苦读,李秀才却突然跑进教室说:“你们别熬夜了!熬夜伤身!明天考试要是考不好,我再罚你们抄十遍!”学生们一听都傻眼了:这不是逼我们熬夜吗?李秀才却笑眯眯地说:“我这是为你们好啊!”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又爱又恨。

史可法的终极导师:张大学士

史可法后来考上了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遇到了他的终极导师——张大学士。张大学士是朝廷重臣、学界泰斗,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栋梁之材。他对史可法非常器重,常常在朝堂上夸赞这个得意门生:“此子将来必成大器!”搞得其他学生羡慕嫉妒恨。

张大学士的教学风格和他的身份一样高大上——讲课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批改作业时一丝不苟、字斟句酌;就连训斥学生时也是文绉绉的:“汝等如此懈怠学业,岂非辜负圣贤教诲乎?”不过有一次张大学士喝多了酒(据说是被皇帝赏赐的御酒灌醉了),竟然在课堂上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糗事——如何在青楼里被一群姑娘围着背《诗经》!这段酒后真言让学生们大开眼界:原来学问还可以这样学!从此以后大家对张大学士的敬仰之情更上一层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