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眉军的“盗墓笔记”
说到赤眉军,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们那红彤彤的眉毛,像极了现代人染发失败的模样。不过,别小看这群眉毛红得发亮的家伙,他们可是东汉末年的一支强大农民起义军。虽然他们的眉毛颜色有点“非主流”,但他们的战斗力可是杠杠的。不过,今天咱们不聊他们的战斗事迹,而是聊聊他们的一次“盗墓行动”——或者说,是一次“没行动”的盗墓行动。
话说赤眉军在攻入长安后,自然少不了要“光顾”一下那些皇家的陵墓。毕竟,古代的皇帝们都喜欢在地下埋点金银财宝,供后人“瞻仰”。于是,赤眉军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对汉文帝的霸陵下手时,却突然停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汉文帝的陵墓里埋的是《论语》而不是金银珠宝?还是因为汉文帝生前是个“节俭达人”,连陪葬品都省了?
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汉文帝的霸陵太“寒酸”了!没错,你没听错,堂堂一个皇帝的陵墓竟然被形容为“寒酸”。要知道,汉文帝可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节俭皇帝。他不仅生前不铺张浪费,连死后也不愿意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据说他的霸陵里除了一些简单的陶器和瓦罐外,几乎没有值钱的东西。这让赤眉军们大失所望——辛辛苦苦打仗、跋山涉水来到长安,结果发现目标竟然是个“空壳子”!这感觉就像是你攒了好久的零花钱准备去买个限量版手办,结果发现那手办根本不存在一样让人崩溃。
汉文帝的“节俭传奇”
说到汉文帝的节俭,那可真是一段传奇故事。这位皇帝不仅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还把这种节俭精神贯彻到了整个国家政策中。他废除了许多繁琐的礼仪和奢侈的开支项目——比如取消了宫廷里的歌舞表演、减少了宫殿的建设规模等等。甚至连他自己的陵墓也遵循了这一原则:不搞豪华装修、不堆砌金银财宝、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这种节俭精神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在那个年代,皇帝们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金光闪闪、威风凛凛的——比如秦始皇就喜欢用黄金打造各种器具、用珍珠装饰自己的陵墓;而汉武帝更是喜欢大手笔地修建宫殿和陵墓。相比之下,汉文帝简直就像是个“异类”——别人都在炫富的时候他在炫穷;别人都在追求奢华的时候他在追求简约;别人都在想着怎么让自己死后更风光的时候他在想着怎么让自己死后更低调……这种反差萌让当时的百姓们对他充满了好感——毕竟谁不喜欢一个既会过日子又懂得体恤民情的皇帝呢?
不过话说回来啊……虽然汉文帝这种节俭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但有时候也难免让人觉得有点“过头”了……比如说他的霸陵吧……你说你一个皇帝……好歹也给自己留点值钱的东西啊……不然后人来盗你的墓的时候岂不是会很失望?(虽然这次赤眉军确实失望了)而且万一哪天考古学家们来发掘你的陵墓时发现里面啥都没有……岂不是会很尴尬?(虽然考古学家们可能会因为你的节俭精神而感动得热泪盈眶)所以说啊……做人要适度……既要懂得节俭也要懂得享受生活嘛!(当然啦这只是我个人观点哈)
赤眉军的“道德觉醒”
好了好了扯远了咱们回到正题上来哈……话说赤眉军在发现汉文帝的霸陵如此寒酸之后会作何反应呢?是继续挖掘还是就此罢手呢?答案是——他们选择了罢手!没错你没有听错!这群以抢劫为生的起义军竟然在面对一个空荡荡的陵墓时选择了放弃!这简直比他们在战场上突然决定不打仗还要让人惊讶!(虽然他们本来就不是什么正经军队)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让他们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难道是因为他们对汉文帝产生了敬佩之情?还是因为他们突然良心发现觉得盗墓是不对的?又或者是因为他们觉得挖一个空坟太浪费时间了不如去抢点别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说长安城里的老百姓家)其实啊……真正的原因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得多:也许只是因为他们觉得挖一个没有值钱东西的坟太没意思了而已……毕竟谁愿意花大力气去做一件毫无回报的事情呢?(除非你是考古学家或者历史爱好者)而且再说了啊……就算霸陵里真的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估计也早就被其他盗墓贼给偷光了吧?(毕竟古人也不是傻子)所以与其浪费时间去挖一个空坟还不如去抢点现成的金银财宝来得实在对吧?(虽然这样做也不太道德就是了)总之呢不管怎么说这次事件都让我们看到了赤眉军人性化的一面——原来他们也会选择放弃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蛮干到底啊!(当然啦这也可能是他们在长期作战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有时候知难而退也是一种智慧嘛!)所以说啊做人要学会变通不要总是死脑筋一根筋到底对吧?(虽然有时候坚持到底也很重要就是了)总之呢通过这次事件我们不仅了解了汉文帝的节俭精神还看到了赤眉军的另一面真是一举两得啊!(当然啦如果你非要问我更喜欢哪个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前者因为我觉得节俭是一种美德而抢劫则不是哈哈哈开个玩笑别当真哈!)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标题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