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香草美人”情结
屈原,这位楚国的“文艺青年”,不仅才华横溢,还特别喜欢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他的诗里,香草是他的精神寄托,美人是他的理想追求。可这位老兄有点儿“自恋”,总觉得全天下的人都该理解他、崇拜他。这不,他遇到了郑袖,一个同样“自恋”的美人儿。
郑袖是楚怀王的宠妃,长得美艳动人,心思也特别细腻。她不仅懂得如何讨好楚怀王,还擅长在宫廷里玩弄权术。屈原呢,虽然是个大才子,但在宫廷斗争中却显得有点儿“书呆子气”。他看不惯郑袖的所作所为,觉得她是个“祸国殃民”的女人。可郑袖也不是省油的灯,她看不起屈原的清高自傲,觉得他不过是个只会写诗的“酸文人”。
宫廷里的“相爱相杀”
于是乎,这两位在楚国的宫廷里上演了一出“相爱相杀”的好戏。屈原天天写诗骂郑袖,说她是个“妖女”、“祸水”;郑袖则暗地里给屈原使绊子,让他处处碰壁。楚怀王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自己的宠妃,一边是自己的得力大臣。可这位老兄也是个糊涂虫,分不清谁对谁错。
有一次,屈原写了一首《离骚》来表达自己的忠心和不满。诗里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意思就是:那些女人嫉妒我的美貌和才华(没错!他自己说的),到处造谣说我是个淫荡的人。郑袖看了这首诗后气得牙痒痒:这小子居然敢骂我是嫉妒他的女人!于是她跑到楚怀王面前哭诉:“大王啊!屈原那家伙居然说我是妖女!您可要为我做主啊!”
楚怀王一听也火了:好你个屈原!居然敢欺负我的爱妃!于是他下令把屈原贬官流放了出去……可怜的屈原就这样被自己的才华给坑了……
流放路上的“自我救赎”
被流放后的屈原心情郁闷到了极点:我这么有才华的人怎么就没人理解呢?我这么爱国的人怎么就被人误解了呢?于是他在流放的路上继续写诗发牢骚……哦不!是继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理想……比如那首著名的《渔父》就诞生在这个时期……当然啦……里面还是少不了对郑袖的讽刺……什么“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类的……反正就是觉得自己特别委屈特别冤枉呗……
而此时的郑袖在干嘛呢?她在宫里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偶尔想起那个被自己整得灰头土脸的屈原还会偷着乐呢:哼!让你再写诗骂我!让你再清高自傲!现在知道我的厉害了吧?哈哈哈……(此处应有反派专属笑声)不过话说回来……这位美人心机虽深但也不算太坏啦……至少没像其他宫斗剧里的反派那样动不动就杀人灭口啥的……顶多就是给人家穿穿小鞋使使绊子啥的……也算是手下留情了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