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制是谁创立的 察举制是谁提出来的

青玉案

察举制的起源:一个“伯乐”的诞生

说到察举制,我们得先聊聊它的创始人——汉武帝。这位皇帝可不简单,他不仅喜欢打仗,还特别喜欢“找人才”。你可能会问,找人才干嘛要搞个制度呢?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汉武帝可是个“伯乐”,他觉得光靠自己一个人找人才太累了,得找个办法让大家都帮他找。于是,察举制就这么诞生了。

察举制是谁创立的 察举制是谁提出来的

察举制其实就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让地方上的官员推荐人才给中央。汉武帝觉得这样既能省事儿,又能找到真正有本事的人。不过,这个制度一开始可不是那么顺利,毕竟地方官员也不是傻子,他们推荐的往往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汉武帝一看这不行啊,于是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规定推荐的人必须经过考试等等。这样一来,察举制才算是真正走上了正轨。

察举制的演变:从“伯乐”到“千里马”

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也在不断地演变。到了东汉时期,这个制度已经变得相当成熟了。那时候的察举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孝廉”,就是推荐那些孝顺父母、廉洁奉公的人;另一种是“茂才”,就是推荐那些有才华、有学问的人。这两种方式各有各的好处,孝廉可以保证官员的道德品质,茂才可以保证官员的业务能力。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人为了被推荐,就开始搞各种花样,什么装孝顺、装廉洁、装有才华等等。这样一来,察举制的初衷就被扭曲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制更是被门阀士族所控制,普通人想要通过察举制进入官场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时候的察举制已经从“伯乐”变成了“千里马”——只有那些出身好、背景硬的人才能跑得快。

察举制的终结:一个新的开始

到了隋唐时期,察举制终于迎来了它的终结者——科举制。科举制的出现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选官制度。和察举制不同,科举制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察举制中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科举制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让普通人有了进入官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