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失去诸葛亮后 刘禅哭诸葛亮是真心的吗

流年不负

刘禅的“后诸葛亮时代”

刘禅,这位蜀汉的“阿斗”,在诸葛亮去世后,生活似乎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许多。毕竟,每天不用再听诸葛亮的唠叨,也不用担心自己哪天又被叫去背《出师表》了。可是,刘禅很快就发现,没有了诸葛亮的蜀汉,就像是一个没有导航的车子,虽然自由了,但也迷路了。

刘禅失去诸葛亮后 刘禅哭诸葛亮是真心的吗

刘禅一开始还挺高兴的,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当家做主了。他开始尝试着处理一些政务,结果发现自己连最基本的奏折都看不懂。那些大臣们写的字,一个个都像是天书一样。刘禅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吧。”于是,他又把政务交给了大臣们处理。

刘禅的“躺平哲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禅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躺平哲学”。他觉得,人生苦短,何必那么累呢?既然诸葛亮已经把蜀汉打理得井井有条,那自己就继续享受生活吧。于是,刘禅开始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比如听音乐、看舞蹈、吃美食。他还特别喜欢和宫女们一起玩捉迷藏,搞得整个皇宫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大臣们看到刘禅这样“不务正业”,心里都很着急。他们纷纷上书劝谏刘禅要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可是刘禅根本不听这些大道理,他觉得人生就是要及时行乐。他还对大臣们说:“你们看看我父皇刘备当年多辛苦啊!现在我好不容易当了皇帝,当然要好好享受一下啦!”大臣们听了这话,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刘禅的“无奈结局”

然而好景不长,魏国很快就对蜀汉发动了进攻。没有了诸葛亮的蜀汉军队就像是一盘散沙,根本无法抵挡魏军的进攻。很快,魏军就攻到了成都城下。面对强大的敌人,刘禅终于感到了一丝恐惧和无助。他想起了诸葛亮生前对自己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悔意: "要是当初能听诸葛亮的就好了!"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最终, 在群臣的劝说下, 刘禅选择了投降. 蜀汉就此灭亡.

投降后的刘禅被魏国封为安乐公, 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虽然失去了皇位和权力, 但他似乎并没有太多遗憾. 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开朗的性格, 整天吃喝玩乐, 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有人问他是否后悔当初没有好好治理国家, 他笑着回答: "此间乐, 不思蜀也!" 这句话后来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言, 也成为了后人评价刘禅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