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我这脑子,怎么就信了马谡呢?
话说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的“智慧担当”,平日里总是摇着那把羽毛扇,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可谁知道,这位聪明绝顶的军师,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这不,他在街亭一战中,居然把重任交给了马谡。马谡是谁?一个纸上谈兵的主儿,平时在军营里就爱吹牛,说什么“兵法我懂”、“打仗我在行”。诸葛亮当时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信了他的鬼话。
结果呢?马谡到了街亭,不仅没按诸葛亮的指示行事,还自作聪明地跑到山上扎营。这下可好,魏军一来,直接断了他的水源。马谡的军队成了瓮中之鳖,最后全军覆没。诸葛亮听到消息后,差点没气晕过去。他心里那个悔啊:“我这脑子,怎么就信了马谡呢?”
马谡:我这嘴啊,吹牛吹大了!
再说马谡这边,这位仁兄平日里最爱干的事就是吹牛。军营里谁不知道他那张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可这次倒好,吹牛吹大了!他到了街亭后,觉得山上有利地形,可以居高临下打击敌人。可他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打仗不是下棋!你跑到山上扎营,人家魏军可不是吃素的。他们直接断了你的水源,你连口水都喝不上!
马谡这下慌了神儿。他想撤退吧?晚了!魏军已经把他团团围住。他想突围吧?手下士兵早就没了斗志。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全军覆没!马谡自己也成了俘虏。他心里那个悔啊:“我这嘴啊,吹牛吹大了!”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卖啊!
诸葛亮和马谡:一对难兄难弟的悔恨之路
诸葛亮和马谡这对难兄难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聪明人也有犯糊涂的时候;爱吹牛的人总有一天会栽跟头!诸葛亮虽然事后后悔不已、痛心疾首;但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而马谡呢?他不仅丢了性命、还连累了整个蜀国军队!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和偶然性;正是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与安宁;毕竟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后悔不已”的主角啊!所以大家还是脚踏实地、少吹点牛吧;免得将来后悔莫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