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上朝手上拿的是什么

梦中情人

古人上朝的“神器”:手上的那根棍子

说到古人上朝,你可能会想到那些穿着华丽官服的大臣们,排成一排,手里还拿着一根长长的棍子。这根棍子可不是随便拿的,它可是古代官员的“标配”之一。这根棍子有个正式的名字,叫做“笏板”。笏板的作用可不小,它不仅是官员身份的象征,还是他们在朝堂上记事的好帮手。

古人上朝手上拿的是什么

想象一下,古代的大臣们在朝堂上,皇帝说了一大堆话,他们要是没有笏板,岂不是要靠脑子记?那可不行!笏板就像是我们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只不过它是木头做的,上面可以写字。大臣们用毛笔在笏板上记下皇帝的指示、同僚的发言要点,甚至还可以偷偷写点小纸条给自己人。所以啊,笏板不仅是工作工具,还是古代官员们的“秘密武器”!

笏板的材质:从竹子到玉石

说到笏板的材质,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最早的时候,笏板是用竹子做的,轻便又好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笏板的材质也变得越来越高级。有钱有势的大臣们开始用木头做笏板,甚至是用玉石来做!你没听错,就是那种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玉石。想象一下,一个大臣拿着一块玉石做的笏板上朝,那得多有面子啊!

不过呢,也不是所有大臣都能用得起玉石笏板。一般来说,官员的品级越高,笏板的材质就越高级。比如一品大员可以用象牙做的笏板,而普通的小官只能用竹子或者木头做的了。所以啊,从一个人手里拿的笏板材质就能看出他的官位高低。这就像是我们现在看一个人的手机牌子一样——苹果手机就是比小米手机显得更有身份嘛!

笏板的趣事:不只是记事工具

除了记事之外,笏板在古代还有很多有趣的用途。比如有些大臣在上朝的时候会偷偷在笏板上画点小画儿——当然不是为了好玩儿啦!他们可能是为了提醒自己注意某个同僚的发言内容;也可能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给皇帝递个小纸条儿;甚至还有些大臣会用笏板来挡脸——没错!就是为了不让皇帝看到自己打哈欠或者偷笑的样子!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些大臣会在自己的笏板上刻字或者题诗——这可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书法水平哦!他们可能是为了纪念某次重要的会议内容;也可能是为了表达对某个同僚的敬意;甚至还有些大臣会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这样万一哪天自己不小心把别人的东西弄丢了(比如把别人的玉佩碰掉了)就可以用这个证明自己的清白啦!所以说啊——古人的智慧真是无处不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