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仙中的“非主流”
说到李白,大家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画面。这位唐朝的“流量担当”,不仅诗写得好,还自带一股子“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气。你瞧他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简直就是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老子不干了!”的动态。不过,这诗名可不是《我辈岂是蓬蒿人》,而是《南陵别儿童入京》。哎呀,李白这哥们儿,写诗都带着点儿“非主流”的气质。
其实,这首诗是李白在南陵告别家人准备进京时写的。那时候的他,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诗人了,但还没混到朝廷里去。突然有一天,皇帝召他进京当官儿,李白那叫一个激动啊!心想:“老子终于要出人头地了!”于是乎,他立马收拾行李,跟家人告别。临走前还不忘写首诗显摆一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意思是说:“你们看好了啊,我可不是那种窝在乡下种地的普通人!”这话听着有点儿狂妄吧?但人家李白有狂妄的资本啊!
李白的“傲娇”人生
李白的傲娇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从小他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天赋异禀。据说他小时候读书不用功,整天游山玩水、喝酒作诗。老师说他:“你这样下去可不行啊!”李白却一脸无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嘛!”果然,后来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诗歌成了唐朝的顶流诗人。不过呢,李白的傲娇也让他吃了不少苦头。比如他在朝廷里当官时,因为看不惯那些权贵们的嘴脸,经常跟他们对着干。结果呢?被贬官、被排挤、最后还被赶出了长安城。
不过李白可不在乎这些。他觉得:“你们这些人啊,都是些庸俗之辈!我才不屑跟你们混呢!”于是他又开始了他的游山玩水、喝酒作诗的生活。你还别说,这种生活虽然看起来有点儿颓废吧?但人家李白过得可潇洒了!走到哪儿都有人请他喝酒、听他吟诗。他还经常写些豪放不羁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什么“抽刀断水水更流”啊、什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啊……总之就是怎么潇洒怎么来!
李白的诗歌与人生哲学
李白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那么简单;它们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一种对自由、对个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坚持;而这种态度也正是我们今天很多人所向往和追求的东西;所以难怪直到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喜欢读李白的诗呢!
其实仔细想想吧?我们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点儿像李白那样的小傲娇;只不过我们没有他那样的才华和勇气罢了;我们可能不敢像他那样大声地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也不敢像他那样不顾世俗的眼光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中汲取一些力量和勇气;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和快乐;毕竟人生苦短嘛!干嘛要活得那么拘谨呢?就像李白说的那样:"人生得意须尽欢";该笑的时候就大声笑出来吧!该疯的时候就尽情地疯一把吧!反正"我辈岂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