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传承与个人使命
司马迁这哥们儿,从小就被他老爸司马谈灌输了一脑袋的历史知识。老爷子可是汉朝的太史令,专门负责记录国家大事,简直就是古代的“新闻联播主持人”。司马迁小时候,老爷子就经常给他讲历史故事,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啊,项羽刘邦争天下啊,听得小司马迁眼睛都直了。老爷子还时不时地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啊,将来这太史令的位子可就是你的了,你可得好好干!”
于是乎,司马迁从小就立下了志向:一定要写出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巨著。他可不是随便说说,这小子从小就爱读书,什么《春秋》《左传》之类的古籍,他都能倒背如流。再加上他老爸的言传身教,司马迁对历史的理解那叫一个深刻。所以,当他老爸去世后,他接过了太史令的位子,心里早就盘算好了:我要写一部《史记》!
挫折与坚持
不过呢,写历史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司马迁刚接手工作没多久,就遇到了一个大坎儿——李陵事件。这事儿说来话长,简单来说就是李陵将军打了败仗被俘虏了,汉武帝一怒之下要杀李陵全家。司马迁觉得这事儿不公平,就站出来替李陵说话。结果呢?汉武帝更生气了,直接把司马迁给阉了!
这下可好,司马迁一下子从“太史令”变成了“太监令”。搁谁谁受得了啊?但司马迁可不是一般人,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你阉了我?行!我偏要把《史记》写出来给你看看!于是乎,他忍辱负重,继续埋头写作。你别说,这次打击反而让他的文笔更加犀利了。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话听着多有哲理啊!
智慧与毅力
写《史记》可不是光靠一腔热血就行的。司马迁还得有真本事才行。首先呢,他得搜集资料。那时候可没有互联网、图书馆什么的,所有的资料都得靠他自己去收集、整理。他跑遍了大江南北、山山水水去采访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讲故事;他还翻遍了各种古籍、档案、碑文等等;甚至连一些民间传说都不放过。可以说为了这部《史记》他是拼了老命了!
其次呢?他还得有超强的记忆力才行!你想啊?那时候又没有电脑、手机什么的可以随时查资料;所有的历史事件、人物关系都得靠脑子记着;而且还得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才行!不然写错了可就闹笑话了!所以你看《史记》里的人物一个个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那都是因为司马迁记性好啊!
最后呢?他还得有超强的毅力才行!你想啊?写一部几十万字的历史巨著得多长时间啊?而且还是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搁现在谁受得了啊?但司马迁做到了;他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伟大的著作;而且还是在他被阉割之后完成的;你说牛不牛?所以说啊;《史记》的成功离不开智慧与毅力这两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