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到唐朝的赋税制度

星河夜阑

魏晋时期的赋税:从“简单粗暴”到“花样百出”

魏晋时期的赋税制度,可以说是从“简单粗暴”逐渐演变成了“花样百出”。一开始,魏国和晋国的统治者们还比较实在,直接按照土地的面积来征税,简单明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者们发现光靠土地税根本不够花,于是开始想方设法增加税收。

魏晋到唐朝的赋税制度

这时候,各种奇葩的税收项目就应运而生了。比如,你家里养了只鸡,不好意思,鸡也要交税;你家里种了棵树,树也要交税;甚至你家里有口井,井水也要交税。总之,只要你家里有点什么东西,都得交税。这种“万物皆可税”的政策,让老百姓们苦不堪言。

不过,魏晋时期的赋税制度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透明度比较高。因为税收项目太多太杂了嘛!老百姓们反而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交了多少税。虽然心里苦,但至少不会被蒙在鼓里。

南北朝的赋税:从“各自为政”到“乱成一锅粥”

到了南北朝时期,赋税制度就变得更加混乱了。南朝和北朝各自为政,税收政策也是五花八门。南朝的统治者们比较喜欢搞“人头税”和“户调制”;而北朝的统治者们则更喜欢搞“租调制”和“均田制”。总之就是各玩各的呗!

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了一个很搞笑的现象:老百姓们在南朝交了一遍税之后还得跑到北朝再交一遍!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不过话说回来啊!那时候的老百姓也真是够倒霉的!不仅要应付各种奇葩的税收项目还得经常搬家躲避战乱!简直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好在后来隋文帝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才结束了这种混乱的局面重新制定了统一的赋税制度让老百姓们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不过好景不长啊!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又进入了唐朝时期......

唐朝的赋税:从“均田制”到“两税法”

唐朝初期的赋税制度还是比较人性化的采用了著名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让老百姓们都能分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并且按照土地的面积来交纳租庸调三项税收项目这样既公平又合理大家都没啥意见......才怪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很快就玩不下去了于是唐朝政府只好另辟蹊径......这时候就轮到著名的“两税法”登场啦!两税法顾名思义就是每年分两次征收夏秋两季各收一次按照财产多少来征税不再区分人头和土地简单粗暴但有效率......至少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啦!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又来了......因为财产这东西嘛总是会变化的今天你有钱明天你可能就破产了所以两税法执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最后还是不得不进行改革......总之啊唐朝的赋税制度也是一波三折充满了戏剧性让人哭笑不得......不过话说回来哪个朝代的赋税制度不是这样呢?都是为了维持国家的运转嘛!只是苦了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们啊......好了今天的历史课就上到这里吧下课啦!记得复习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