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最后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

云深无迹

刘备的“不听话”史

刘备,这位三国时期的“老好人”,一生都在追求仁义道德,但到了最后,他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不听诸葛亮的建议。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像电视剧里的反转剧情,前半段是“忠臣良将”,后半段就成了“独断专行”。诸葛亮,这位“卧龙先生”,一生都在为刘备出谋划策,从赤壁之战到三分天下,他的智慧几乎成了刘备的左膀右臂。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刘备却选择了自己的直觉和情感,而不是诸葛亮的冷静分析。这事儿让人不禁想问:刘备啊刘备,你这是怎么了?

刘备最后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

情感与理智的较量

要说刘备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首先得从他的情感说起。刘备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的一生都在为兄弟情义和天下苍生奔波。关羽、张飞相继去世后,刘备的心里就像被挖了一块肉似的疼。这种情感上的打击让他变得冲动和偏执。而诸葛亮虽然智慧过人,但在处理情感问题上就显得有些“冷血”了。他总是从大局出发,提出最合理的建议。可是这时候的刘备已经听不进去了。他满脑子都是为兄弟报仇的念头,理智已经被情感淹没。这就好比一个失恋的人非要去找前任理论一样,明知道没结果还偏要去撞南墙。

权力的诱惑与孤独的王者

再来说说权力的诱惑。刘备当了皇帝后,心态自然也发生了变化。从一个四处流浪的草根英雄变成了九五之尊的天子,这种身份的转变让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他不再只是一个听从别人建议的小弟了;而是一个需要独立思考、做出决策的大哥大。这时候的诸葛亮虽然还是他的军师;但在某些问题上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声音了;毕竟皇帝嘛;总得有点自己的主见不是?再加上当了皇帝后难免会感到孤独;身边能说话的人越来越少;这种孤独感也会让人变得固执己见;不再轻易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就好比一个单身久了的人突然有了对象一样;总想证明自己不是没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