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的“逃亡”生涯
晋文公,名字叫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公子。不过,这位公子可不是那种整天坐在家里喝茶、赏花的公子哥儿。他的生活经历,简直比现在的电视剧还要精彩。重耳的老爸晋献公,是个有点“多情”的君主,后宫佳丽三千,儿子也一大堆。重耳作为其中一个儿子,本来也没啥特别的,但偏偏他老爸后来脑子一热,开始怀疑自己的儿子们要造反。于是,重耳不得不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
这一逃就是十九年!十九年啊,朋友们!这可不是去隔壁村串个门那么简单。重耳带着一帮忠心耿耿的手下,东奔西跑,今天在这儿蹭顿饭,明天在那儿睡个觉。有时候运气好,还能遇到几个好心人收留他们;有时候运气不好,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不过,这段逃亡生涯虽然辛苦,但也让他见识了不少世面,结交了不少朋友。这些朋友后来可都是他的得力助手呢!
“割股啖君”的传奇故事
说到晋文公的典故,不得不提的就是“割股啖君”这个故事了。话说有一次,重耳逃到了一个叫介子推的人家里。介子推是个非常忠诚的人,看到重耳饿得不行了,二话不说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啊!大腿上的肉啊!想想都觉得疼!不过介子推却说:“只要公子能吃饱就行!”这事儿后来传开了,大家都说介子推是个忠臣中的忠臣。
不过呢,这个故事后来也有点变味了。有人说介子推其实是为了讨好重耳才这么做的;也有人说这是后人编出来的故事来美化晋文公的形象。不管怎么说吧,这个故事确实让晋文公的名声更响亮了。后来他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后(也就是晋文公)还特意封赏了介子推呢!可惜的是介子推最后选择了隐居山林不再出来做官了真是有点可惜啊!
“退避三舍”的智慧
最后咱们再来说说晋文公的另一个著名典故——“退避三舍”吧!这个成语现在大家可能都听过但不一定知道它的来历呢!话说当年楚国和晋国打仗的时候楚国的将军成得臣非常嚣张地向晋文公挑战说要跟他单挑看看谁更厉害结果你猜怎么着?咱们的晋文公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呵呵地说:“好啊好啊那咱们就按规矩来吧我先让你三步如何?”这就是“退避三舍”的由来了!
其实呢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的呢!首先从战略上来说主动退让可以迷惑敌人让他们以为你怕了他从而放松警惕;其次从道义上来说主动退让也是一种礼让和尊重对手的表现;最后嘛当然也是为了保存实力等到合适的时机再一举反击啦!果然不出所料楚军因为轻敌而大败而归而成得臣也因为这场败仗被楚王给杀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