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吃货”本色
说到苏轼,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诗词,什么“大江东去”啊,“明月几时有”啊,都是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唱。但你可知道,这位大文豪其实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没错,苏轼不仅会写诗,还会吃!他不仅爱吃,还爱研究吃。据说他发明了不少美食,比如著名的“东坡肉”。这可不是一般的肉,是经过他精心研究、反复试验才做出来的。据说他为了做这道菜,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瞧瞧,这哪里是写诗啊,分明是在教大家怎么吃肉嘛!
苏轼不仅爱吃肉,还爱吃鱼。他在《赤壁赋》里就写过:“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你看这意境多美啊!可你仔细一琢磨,这不就是在说江里的鱼好吃吗?清风明月配上江鱼,简直是绝配!苏轼的吃货本色在这儿暴露无遗了。
苏轼的“段子手”天赋
除了是个吃货外,苏轼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段子手”。他的诗词里常常藏着各种幽默和调侃。比如他在《水调歌头》里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词写得多深情啊!可你再仔细一琢磨,这不就是在说:“哎呀,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月亮也有阴晴圆缺嘛!别太难过啦!”瞧瞧这心态多好!
还有一次他被贬到黄州时写的诗:“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你看这诗写的多么幽默!明明是被贬了心情不好吧?可他却自嘲说:“我这一辈子就为了这张嘴忙活了!现在老了还被贬到这儿来吃鱼吃笋!”这种自嘲式的幽默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苏轼的“豁达人生观
最后咱们来说说苏轼的人生观吧!别看他一生坎坷不断——被贬、被流放、被排挤——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豁达的心态。他在《定风波》里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你看这词写的多么潇洒自在!明明是在风雨中行走吧?可他却说:"管它风吹雨打呢!我照样可以吟诗作对,慢慢走!"这种豁达的心态真是让人佩服!
还有一次他被贬到海南岛时写的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你看这心态多好!明明是被流放到荒岛上去了吧?可他却说:"我一点儿都不后悔来这儿!因为这里的风景实在是太美啦!"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真是让人感动!难怪后人称他为"千古第一文人"!因为他不仅才华横溢,更有着一颗豁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