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火锅:古人也爱“涮”一把
说到宋代的菜肴,不得不提的就是火锅。没错,你没听错,古人也爱“涮”一把!宋代的火锅可不是我们现在这种电磁炉、燃气灶的现代化设备,而是用炭火加热的铜锅。想象一下,宋代的文人雅士们围坐在铜锅旁,一边涮着羊肉、鱼片,一边吟诗作对,场面那是相当的有文化气息。
不过,宋代的火锅和我们现在的火锅还是有些区别的。首先,他们的锅底没有那么多花样,基本就是清汤或者鸡汤。其次,调料也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主要是酱油、醋、蒜泥这些简单的调味品。但是,这并不影响宋代人对火锅的热爱。据说,当时的火锅店生意火爆,排队等位的人络绎不绝。看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美食的热爱都是一样的。
东坡肉:苏东坡的“肥宅快乐肉”
接下来要说的这道菜,可以说是宋代最有名的菜肴之一——东坡肉。这道菜的名字来源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据说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为了解决当地的饥荒问题,发明了这道菜来救济百姓。没想到这道菜不仅解决了饥荒问题,还成了后世的美食经典。
东坡肉的制作方法其实并不复杂:五花肉切成大块,用酱油、料酒、糖等调料腌制后慢火炖煮至软烂即可。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做法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尤其是那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口感,简直就是“肥宅快乐肉”的鼻祖!难怪苏东坡自己都忍不住写诗赞美:“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看来这位大文豪不仅文章写得好,厨艺也是一流啊!
叫花鸡:乞丐也能做出美味佳肴
最后要介绍的这道菜叫做叫花鸡。听名字你可能以为这是乞丐吃的食物吧?其实不然!叫花鸡是宋代非常有名的一道美食。它的名字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有一个乞丐偷了一只鸡后没有锅具烹饪它,于是他灵机一动,把鸡用泥巴裹起来放在火里烤熟,没想到这样烤出来的鸡肉竟然异常鲜美,从此这道菜就流传开来,并且得名"叫花鸡"。
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接地气”,但叫花鸡的做法其实非常讲究:选用新鲜的土鸡,加入各种香料腌制入味后用荷叶包裹再用黄泥封住放入炭火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做出来的鸡肉不仅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多汁而且还有荷叶和泥土的清香味道.可以说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了!难怪连皇帝都对它赞不绝口呢!看来在美食面前人人平等啊!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市井小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味佳肴.这就是宋代美食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