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坛到手术台:那些弃文从医的名人们
你知道吗?有些人在文学界混得风生水起,突然有一天,他们决定放下笔杆子,拿起手术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但这些名人就是这么任性。比如说,鲁迅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文学巨匠,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其实是个“半路出家”的医生。鲁迅年轻时在日本学医,后来因为觉得“医治人心”比“医治人身”更重要,才转行写文章。不过,他那犀利的笔锋和精准的观察力,说不定就是从手术台上练出来的呢!
还有一位叫郭沫若的大文豪,他也是个“跨界达人”。郭沫若不仅写诗、写剧本、搞翻译,还曾经在日本的医学院学习过医学。虽然他后来没成为医生,但他的医学知识在写作中可是派上了大用场。比如他在《女神》这部诗集中就写了很多关于人体解剖和生理的内容,读起来既科学又文艺。所以说,郭沫若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个“文艺+医学”的复合型人才。
弃文从医:不只是职业转换,更是人生选择
除了鲁迅和郭沫若这种“半路出家”的名人外,还有一些人是从文学界直接跳到医学界的。比如说英国作家毛姆(W. Somerset Maugham),他可是个真正的医生兼作家。毛姆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学医毕业后,当了几年医生才转行写作。他的小说《人性枷锁》就是以他在医院工作的经历为背景写的。毛姆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生的选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游戏——你可以一边当医生一边写作嘛!
还有一位叫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的英国作家也值得一提。你可能没听说过他的名字(开玩笑啦)——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的创造者!道尔年轻时也是个医生呢!他在爱丁堡大学学医毕业后开了自己的诊所。虽然诊所生意不太好(毕竟那时候大家都穷嘛)但他却因此有更多时间写作——于是就有了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看来有时候生意不好也不全是坏事啊!
弃文从医:跨界也能玩出新花样
最后再来说说现代的一些例子吧!比如美国作家特里·普拉切特(Terry Pratchett)——没错就是那个写《碟形世界》系列的奇幻大师!普拉切特年轻时曾经在医院当过记者(对没错是记者不是医生)但他对医学的兴趣可一点不比写作少哦!他甚至在小说中加入了很多关于医学和生物学的知识——比如在《碟形世界》系列中就有很多关于人体结构和疾病的内容——读起来既有趣又涨知识!看来普拉切特不仅是个会讲故事的高手还是个会科普的老师呢!
还有一位叫阿图尔·加万德(Atul Gawande)的美国作家也值得一提——他可是个真正的外科医生兼作家哦!加万德不仅在哈佛医学院教书还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文章讨论医疗问题——比如医疗失误、临终关怀等等话题都被他写得既专业又通俗易懂——简直是医疗界的良心啊有木有!看来加万德不仅是个好医生还是个好作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