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诸葛亮的小把戏
话说诸葛亮这哥们儿,平时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可关键时刻那可是个狠角色。有一次,司马懿带着大军杀到城下,诸葛亮这边呢,兵少得可怜,连个守城的都没有。这时候,诸葛亮不慌不忙,坐在城楼上弹起了琴。司马懿一看,心想:“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他犹豫了,最后居然带着大军撤了。这就是著名的“空城计”。其实啊,诸葛亮就是利用了司马懿的多疑心理,让他自己吓自己。你说这招高不高?反正我是觉得挺高的。
草船借箭:诸葛亮的“借”字诀
再来说说“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当时诸葛亮和周瑜一起打仗,周瑜这人小心眼儿,总想找诸葛亮的茬儿。有一天,周瑜给诸葛亮出了个难题: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这可把一般人给难住了,但诸葛亮是谁啊?他早就想好了办法。到了第三天晚上,他带着几条草船去曹营晃悠了一圈,结果曹军以为来了敌人,一顿乱射箭。等天亮了,诸葛亮的船上已经插满了箭。周瑜一看傻眼了:“这也能行?”其实啊,诸葛亮就是利用了敌人的恐慌心理和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个“借”字诀用得真是妙极了!
七擒孟获:诸葛亮的耐心游戏
最后说说“七擒孟获”的故事。孟获是南蛮的首领,老是跟蜀国作对。诸葛亮为了平定南方,决定亲自出马收拾他。第一次抓住孟获后,诸葛亮放了他;第二次又抓住了又放;这样反反复复抓了七次才算完事。孟获被抓得都没脾气了:“我服了!”其实啊,诸葛亮这么做是有深意的:他想让孟获心服口服地归顺蜀国。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效果显著。你说这是不是一场耐心的游戏?反正我是觉得挺有意思的!